文明画卷添新笔——石嘴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2022-05-10 09:15:59      来源:宁夏文明网

  精神文明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撑。

  近年来,在宁夏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石嘴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使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了“双提升”,为全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厚植道德沃土模范人物“群星闪耀”

  他退伍不褪色,初心永不变,身为出租车司机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叫王富国。

  她年近八旬,却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亲手缝制爱心鞋垫,送给武警官兵、消防队员和人民警察,只因他们是她心中最可爱的人。她叫安凤英。

  她从事社区工作20多年,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她叫李维琴。18年来,他怀抱水枪,多次参加火灾扑救和抢险救灾任务,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他叫王玉珏。

  一个又一个普通而闪耀的名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的故事,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高贵品质,树起了一座又一座精神丰碑,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身边的感动”。

  一直以来,石嘴山市不断完善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宣传机制,加大“身边好人”推荐挖掘工作力度,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开展石嘴山市第六届、第七届道德模范和第三届、第四届“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最美人物”78名、优秀文明市民298名,3人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1人荣获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第四届“宁夏好人”“百孝之星”;推荐全国道德模范、自治区道德模范和“宁夏好人”候选人32人。

  尊崇模范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运用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等形式,全方位对模范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同时,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宣教活动,让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奋力前行。

  礼遇好人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建立相关制度,组织68个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与63名道德模范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全市225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发放慰问金总计85.5万元,大力弘扬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组织540余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参加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石嘴山百姓春晚等重大活动,让道德模范在政治上受到尊崇礼遇。

  一系列奖励帮扶道德模范的务实举措,厚植了石嘴山的道德沃土,在全社会形成尊敬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氛围,以“好人精神”绘就文明春天、满城新风的文明景象。

  深化文明创建文明新风吹遍城乡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文明之风也吹遍了石嘴山城乡的每个角落。

  青山公园,早起锻炼的人们有序进入各个区域,充满欢声笑语;步行街斑马线前,司机轻踩一脚刹车,主动礼让行人;王泉沟景区,游客备好垃圾袋,餐后地面洁净如初;平罗县农贸市场规范有序,赶集的群众络绎不绝;通伏乡“美丽庭院”繁花似锦,装裱入框的书法作品被送入农家小院……从城市到乡村,文明,正逐渐浸润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近年来,石嘴山市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总揽,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文明创建工作,绘就了这座城市的文明风景。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文明宣传引导行动全面铺开,文明理念春风化雨、浸润人心,逐渐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厕所革命”、环境整治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195个行政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形成村规民约,铺张浪费、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逐渐破除,疫情期间,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文明祭扫、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渐成气候。

  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宛如涓涓细流持续渗入到石嘴山的每个角落,让点滴文明汇聚成一股温暖且强劲的源泉,不断滋养着市民的家国情怀和道德素养,也悄然构筑起城市的文明肌理。

  在文明的传递中,市民对家园的热爱与日俱增,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多次开展的第三方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广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满意度达95%以上,石嘴山市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宁夏五地市前列。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各类大型活动现场,志愿者都是一道动人的风景线。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筑起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固盾牌;在敬老院、在儿童福利院、在困难群众家中,他们热情洋溢的笑脸让人如沐春风。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体现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亮丽风景,也是在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石嘴山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聚焦主责主业,发挥队伍优势、打造品牌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涌现出了蓝天救援队、靓嫂帮帮团、雷锋车队及王富国、周淑琴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先进志愿者典型,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截至目前,石嘴山市注册志愿者14.2万人,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1505个,石嘴山市爱心互助协会等52个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荣获全国、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打造阵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刺绣、编织、烹饪、育婴……每逢周末,星海镇新民社区的居民便聚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学习技术。这个办在家门口的技术学堂,不仅手把手教技术,而且为群众就近提供工作岗位,为移民就业开出了一剂“良方”。

  “社区的宣讲都是咱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我们都爱听。”大武口区荣景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宣讲队伍拉到基层一线,组建红色宣讲队,开设网格流动课堂、楼栋微课堂,通过讲座、恳谈、交心、拉家常等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贴心话”,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

  平罗县泥哇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泥哇呜第四代传承人杨达吾德手拿起一个牛头形状的泥哇呜,一曲悠扬的《枉凝眉》便回荡在展馆中,令人沉醉。这里也是平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训基地,有泥哇呜、剪纸、刺绣、葫芦烫画等功能场馆,让来此研学参观的中小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熏陶。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石嘴山市科学整合各项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探索创新方式方法,精心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让基层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如今,全市2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

  有了阵地还不够,如何让文明实践更加有声有色?全市10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卡”等激励机制,引导更多市民参与文明实践。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在“帮”上做文章、“践”上求实效、“新”上出特色,依托“社情民意气象站”“居民议事会”“新市民驿站”等定期举办座谈会,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继而推出“菜单式”服务,针对困境儿童、孤残老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进行公益帮扶、结对关爱,提升服务民生质量。

  同时,建立市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挂点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制度,发挥志愿服务队的作用,聚焦群众需求开展群众受教育、得实惠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黄河岸边生态讲堂”、“头雁”宣讲、“你别烦”文明劝导、“除穷根”、“为老洗衣”、“老支书说和”等一批叫得响、效果佳、反响好的志愿服务品牌,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受到全市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力量,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多凡人善举进入公众视野,更多最美事迹得以传播。平罗县陶乐镇“田间课堂”入选中央文明办一局编印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在全国进行推广。

  呵护新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初夏,漫步在石嘴山市的任意一所中小学校,你都能看到,校园的文化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醒目而温暖;走廊上一幅幅文明礼仪图片和画报生动活泼;教室里学生们自办的文明行为主题“墙报”内容丰富多彩……一批主题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课程开发有深度的书香名校书声琅琅、书香浓郁。

  近年来,石嘴山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助人为乐等各类志愿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谐和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健康成长,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呵护他们茁壮成长。

  截至目前,表彰石嘴山市“新时代好少年”97名,5人荣获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市文明办连续多年荣获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优秀组织奖,荣获2019年全区“我和祖国共成长”、2021年全区中小学生“童心向党”演讲比赛、全区“童心永向党·筑梦新征程”童谣征集评选优秀组织奖。

  精神文明建设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和细腻,如潺潺溪水般连绵和涌动,让精神文明的种子在石嘴山大地处处播撒、萌芽、生根、勃发。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石嘴山高质量发展立起精神坐标。(石嘴山日报记者 朱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