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用公益的困境需要扩大社会认同来破解

2014-05-07 10:14:55      来源:
       前日,遵义市汇川区的待用公益活动迎来“周年庆”。该活动从最初的1家待用快餐,扩展至图书、文具等行业在内的11个商家,但目前该活动却面临着认购者与认领者稀少的局面,仍在坚持的只有9家。(5月5日《贵阳晚报》)
 
  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这是当下待用公益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这一点,从当下参与这一活动的商家数量、普通市民的认购意愿以及认领者的心路历程便可窥见一二。如果说加大对待用公益的宣传力度、改变认领物品的发放形式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那么,重塑社会认同、培育广泛的公益心理则从问题的本质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方。
 
  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曾对公益慈善有个形象的比喻,她说,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要向热带雨林那样来发展,它既要求公益慈善事业本身就该非常茂盛,又要求公益慈善事业的层次要十分丰富。从这点来看,待用公益的大环境就是非常匮乏的,她单靠十来家商铺苦苦支撑,其最终结果便可想而知,而在另一方面,待用公益只在几个商家内开展,其局限性便限制了整个活动的辐射面,使得整个公益活动没有层次感,限制了其传播的路径范围。
 
  于此而言,当务之急,便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公益环境。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不愿意做公益事业,而是碍于渠道的匮乏,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既体会不到公益的真实意义,又不能通过真实的行动参与到公益事业的建设上来。当然,公益环境的构建,必须取决于职能部门与民间行为的有效互动,必须得益于每一个公益行为的点滴推进,否则,公益便会失去互信的基础,便会因为后天照顾不周而夭折在摇篮中。
 
  而认领者对待用公益的认同,则必须建立在爱和尊重的基础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公益事业的本质,就是在平等与友爱的语境中,去帮助那些切实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认领者因为害怕尊严受到伤害而拒领物品,则只能从侧面反映待用公益的失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就有必要改变一下当前的发放方式,比如是否可以通过鼓励认领者参与公益活动来免去他们的“被施舍”之忧?毕竟公益的本质,便是通过“助人自助”的方式完成社会的向前推进。
 
  除此之外,商家对待用公益的认同,还必须建立在民众对其行为价值的认可上。公益事业虽然不讲回报,但商家看重的,仍是它的这些公益行为在民众中的评价,直白点说,就是存在感。如果这些活动不能让他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不能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社会共建中所贡献的力量,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必定会大打折扣。这一点,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贵阳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相关内容,让商家在参与公益行动的过程中收获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当然,这并不是提倡公益行动必须有回报,而是通过不太物质的方式去肯定它的这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