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新模式?

2013-11-07 10:53:38      来源:

       去几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经济增长、财富积累、与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等。也许,还存在另一个不易察觉但同样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中国人的心态正在改变。中国没有个人做慈善的传统,但正在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正越来越多地进入慈善事业。这或许是用以取代直接政治运动的一种方式,人们借此表达诉求,并追求更大的发言权。各种公共卫生问题时刻提醒人们,政府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交媒体驱动的一些半公益、半激进的慈善活动,得到了无数人支持,募集了数以百万的资金,如邓飞的“免费午餐”。有迹象表明,这些活动以及他们采用的机制,是一种公民社会激进主义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用独特的方式,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结合,克服了中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众多挑战。

  克服传统公民社会的挑战


  中国传统的公益组织现在还非常年轻,并面临一系列的操作障碍。更为成熟的“自上而下”式的公益组织由政府成立或支持,以帮助其管理社会资源。有时候,这些组织仅仅是为了帮助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设立的。即使“自上而下”式的公益组织享受有利的政策和地位,它们仍然受制于行政监管,并且不够灵活,难以解决大众需求。有关中国红十字会的系列丑闻,严重损害了传统慈善组织的可信度。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中国整体捐赠数量已连续两年下降,中国红十字会接收捐赠的数量萎缩近四分之一。人们对这些大型的“官僚”慈善组织越来越怀疑,并质疑他们的透明度、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

  虽然政府最近有所改革,但“自下而上”式的、在政府范畴之外活动的小型公益组织,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局面。这些公益组织通常服务于同性恋及少数民族等边缘群体,有时被视为麻烦制造者,有时被认为是批评政府的,因为他们引起了人们对政府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关注。这些公益组织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境况。他们需要维持正常运营,需要在没有受政府影响的渠道募集资金、宣传自己,这些工作占用了许多时间、资源和人力。

  在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像新浪微博一样的社交平台,能够让人们绕过传统政府控制的渠道,直接关心、关注社会敏感问题或是被忽略的问题。表面上,这些活动旨在募集资金和公益慈善,但我们认为它们实际上具有激进主义思想,代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一种新模式。

  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助力微公益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创造性地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筹集资金,而且利用微博的围观效应揭示社会的薄弱环节。

  一个非常出名的例子,是著名记者邓飞发动的“免费午餐”活动,即从微博上筹集资金为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儿童提供午餐。目前,该活动已筹集7000余万人民币,超过5万名儿童每天从该活动中获益。今年早些时候,邓飞还发动了另外一项活动“水资源保护计划”。活动发动于春节期间,邓飞呼吁网民将其家乡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图片上传至网上,以曝光中国水污染情况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并向地方政府施压。当我们采访邓飞时,他赞赏微博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

  调查记者是活动的领先者,这并不是偶然。他们不仅更容易接触到社会阴暗面,而且更懂得如何抓住眼球,并传播观点。

  技术并不就是革命,社交媒体微公益活动也取代不了传统慈善组织和大型基金会,但它们不仅开创了游说和筹资的新机制,还降低了普通公民的参与门槛

  对可持续性的质疑

  邓飞“免费午餐”计划的成功,是一种可持续的活动模式。在与他的交谈中,邓飞表示,“免费午餐的发起,是一种行为艺术”。当意识到需要吸引官方和社会对该问题的关注时,他需要变得更加专业。

  邓飞喜欢说,“免费午餐”计划类似于政府试点的项目。现在,“免费午餐”计划由民政部下属的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运作,其中大约30%的捐赠资金来自于像百度、沃尔沃、平安等企业赞助者。“免费午餐”计划实施以后,国务院也公布了自己的计划:每年拨款160亿元,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饮食。该项计划宣布后,邓飞呼吁对该项目进行有力监督,以避免腐败。邓飞对慈善透明度非常重视,并利用社交媒体保证“免费午餐”计划的透明性。接受该计划捐赠的学校,需要每天在其微博账号上公布花费,并计划在学校食堂安装摄像头,这些措施非常有效。根据《2012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与急剧下降的大型捐赠相比,网上微捐赠非常受欢迎。现在,网上出现了很多针对不同项目的捐赠平台。

  然而,除了政府接手,这些项目未来能否继续存活,取决于他们能否建立可持续的运作架构。这些活动最初的成功来源于大V们的个人影响力和领导魅力,而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其创立者呢?大V们都把组织透明度看得很重,因为他们的个人声誉会因此受影响。他们同样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牢固的机制运作项目,而非仅仅依靠个人公信力。例如,邓飞引进了独立第三方审计,并利用相关技术帮助人们追踪“免费午餐”计划捐赠款的流向。

  他同时强调,压力对于改变来说是必要的。公众对社交媒体的关注时效性短,但是他计划继续在“水资源保护计划”的活动中,把网民发来的图片和文字在地图上标示出来。“我们试图利用更方便的技术,帮助公众参与。当这些图片在网上展示时,它对地方政府也施加了压力,促使政府有效率地解决这些问题”。

  正如俗语所说,技术并不就是革命,社交媒体微公益活动也取代不了传统慈善组织和大型基金会,但是这些传统组织应该关注社交媒体公益等方面的创新。他们不仅开创了游说和筹资的新机制,还降低了普通公民的参与门槛。个人公益活动能坚持多久,有待观察。通过社交媒体捐赠的形式,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可以肯定的是,人们的想法正朝着向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这一影响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