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付钱的公益机构才是好机构!

2013-08-29 18:28:59      来源:

       ,当公益人的职业化讨论都还存在争议,不少朋友们提起“公益”在意识上还是认为是“做义工、学雷锋”的阶段,我们现在来谈谈公益机构的付钱问题,是不是有点跨大了步子扯着蛋啊?“我们是做公益的,怎么能谈钱呢?”、“只要不用我们出钱,什么都好谈!”、“我们非常想做这个那个,但是就是没有钱,不如你志愿支持我们,我们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工作室在合作过程中,屡次被这些问题刁难、困扰,因为付钱的问题被质疑和挑战:擦,你们就是抱着公益的名头赚钱啊!我们工作室的小伙伴这个时候都往往一脸黑线的默默飘过。

  关于我们工作室的“社会性”,“公益性”这一点是另外一个议题,我们自己人也不好评说,只待大家来检验。我们今天仔细来说说,公益机构的付钱问题,大家都说公益机构不需要付钱,或者说公益机构付钱就是对于捐款的浪费和不负责任。但是跟我们合作的机构却都是有支付费用的,我们却发现合作机构都是非常能够理解花钱的价值,并且与我们合作的机构基本上都是在本领域、本社区、本议题非常卓越的机构。由此可见,好机构都开始慢慢理解付钱的意义,那现在我就来逐个给大家说说,我眼中公益机构“敢付钱”的好意义:

  付不起?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Wow,我们要做一个新项目了,我要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要做cividihi和wifi,要做手册折页主题网站宣传视频。但是我们没有钱。”这个是很多主动联络我们的机构非常普遍的对话。哈哈,那我们看看我们个人在平时生活中会如何做呢?“租房嘛,当然是离上班近的地方最好,当然是自己一个人住个小套房最好,电梯房当然也是要的拉,下午夕阳能够照进卧室就完美了,每个月还有个阿姨来打扫卫生就全齐了。”生活总是美好的,轻松的,愉快的,当我们什么需要都能够轻易满足的时候。可是当我们手里没有钱的时候,我们就要判断我们是不是真的迫切需要这些。Lv、gucci不会因为你买不起而不要钱,哪怕是一顿大餐一瓶红酒一身西服,我们都有可能付不起。而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要去判断你需不需要。所以公益机构,当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都以为付不起钱而受到阻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判断一下,这些是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呢?

  付多少?判断一下值不值!

  “我是很想出一些钱来做一些东西,但是怎么来判断我应该花多少钱呢?我应该做多少预算来支持某一项需要外聘和购买服务的工作呢?”公益机构花钱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花钱拉,当我们真的准备花钱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评估这笔钱花出去的效果和价值。网站建设好了,能够给我们机构的筹资带来多少的筹资增加?项目手册的设计和印刷,能够吸引到持续的关注和捐赠吗?对于捐赠人的服务和反馈预算,能够保证吸引到足够的重复捐赠吗?给予志愿者的反馈和奖励,能够让志愿者在下一次活动中持续主动参与并且主动介绍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吗?公益机构花钱不是目的,花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而能够增长多少价值,是公益机构是否花钱、花多少钱的最重要判断。

  钱不够?想花就得筹!

  哈哈,我们准备要花钱了,并且也能够证明我们花了这笔钱能够让服务对象的服务满意度提高,同时也能够得到5-10倍的筹资额增加。可是我们就是没有钱,怎么办?小伙伴,没钱就筹啊!当你确实能够理解“花钱不是花钱本身,而是达到我们期待目标的投入成本”的同时,非常客观科学的测算出我们的投入能够获得更加丰沃的产出同时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的时候,那就拿着这份信念和这份评估报告去找资方、找捐赠人把这笔钱筹到。一个机构想要寻求突破、追求卓越、期望更好的社会进步,就应该自己来承担这样子的进步需要的成本和投入。这样子的成本和投入,需要团队上下一起努力去筹措、去承担、去跨越、去满足。

  有意识的筹,有计划的花!

  公益机构都明白,筹钱加花钱可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了。资方现在早就不会简简单单的因为感人故事和眼泪指数就给一个项目和一个申请投钱。如果我们拿不出来足够的理据来证明这个钱花了之后产生的效果和价值,资方只会把你当空想家给打发了吧。当然仅仅是拿出了足够的理据还是不够的,一个完整的资助申请需要我们对于我们申请资金的金额预算、开销计划、预计目标、监控评估有完整的论证和阐述。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在筹钱的时候,就把花钱的计划和预计效果都明确。那么我们在花钱的过程中就更加有秩序、有节奏、也易于达成连续、深入的效果。做好充足的准备筹款,同时按照承诺的计划来花钱,按照承诺的效果来评估调整。这些都给予公益机构在专业服务采购、支出管理上面给予很大的指引和帮助。

  我是客户,质量要求按协议来!

  公益机构开始付钱的时候,也是公益机构由被帮助者、被支持者转变成服务购买者、甲方、被服务者的角色。帮助者与被帮助者是无法用合约、协议等方式来约束双方关系的。但是甲乙方可以,服务与被服务者可以。公益机构可以从更加平等、主动的角度提出要求、约束时间、控制质量、评估效果。这能够极大的增强公益机构在合作过程中的决定权、重要性以及工作输出的稳定性。

  选择多,专业优质的结果才会多!

  纯粹靠志愿者团队来满足公益机构的所有支持工作,公益机构能够选择的空间是非常少的,毕竟纯粹为了个人社会价值实现完全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提供专业支持的志愿者非常非常少。选择的空间少意味着结果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意味着结果可能非常不稳定,意味着原定计划的风险承担能力非常弱。但是当我们能够主动付钱,寻求更多的合作可能性,我们将会发现更多的合作火伴愿意参与进来。更多的火伴参与进来,形成了一个买方市场之后,买方才能够有效的评估、选择,才有可能获得更加稳定、专业的输出质量,才能真正的给予我们的工作坚实踏实的支持。

  合理回报提高小伙伴的合作责任感

  有过志愿者管理经验的机构应该都明白,除非有非常情感化的因素(比如曾经是服务对象的志愿者、本地化服务中的本地志愿者、某一议题的受压迫者的志愿者等)能够形成很强的责任联系之外,纯粹的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和稳定性是很低的。志愿者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并且连续、持续的责任心不够。但是通过支付费用的方式找到的合作伙伴,再通过社会价值去影响合作伙伴的公益投入感,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能够形成更强的责任感,同时又具备协议约束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合理的回报会让合作火伴不仅仅对公益机构或者公益议题负责,同样也要对自己收取的物质回报负责。

  Well,谈钱就俗了,何况我们还谈了那么久!好吧,公益机构工作不是为了钱,可是钱确实是目前最灵活的资源。钱基本上是目前唯一能够随意配置、重新拆解和组合、并且随时流通、随时转换功能的资源。牛奶公司捐给我们的一箱牛奶,我能立刻换成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吗?但是等量的钱时可以的。货币就是因为资源互相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之后出现的资源通用互换的纽带,货币就好像一个核心枢纽一样将所有不相通的资源打通、梳理、和实现。捐款把捐赠人的爱心变成了项目执行的费用,资助款把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变成真正的生活帮助。

  不谈钱的公益机构,我不认为是个靠谱的好机构,不舍得花钱的机构,我也不认为是个好机构。而那些一个劲的在倡导公益行业从业者工资提高问题的公益人们,当需要你们为购买行为支付费用时就又拿出公益心、道德感、奉献和付出、战略合作等等幌子来试图不付钱就获得服务的时候,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跟那些在微博上痛骂刘志军贪污几个亿房姐一百套房,但是于此同时痛恨自己的爸爸为什么不是李刚而且还在想尽办法托关系找人情试图在这个规则中捞得一点泔水的人们,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