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中来 到产品中去

2014-05-06 10:38:23      来源:
       许多“做公益”的人有个虚幻的想象,觉得自己做的是伟大正确光明的事业,全社会都应当给予支持,不支持是错误的。
 
  有时候也确实筹到了钱,付诸行动。于是,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组织进入社区“做项目”,各种小礼物诱惑,各种求告,吸引居民参与,大家似乎依然只是勉为其难地捧场。也有的时候,居   民主动跑到组织办公室,请一个组织去做活动,来参加的人挤得没处落脚。
 
  这中间的神秘差别是什么呢?——在于是否识别出了真问题真需求。
 
  对前一种情况来说,其实是满足这个组织完成“公益行动”的自身需求;对于后一种情况来说,是因为这个组织帮助社区解决了问题。
 
  所以,一切项目设计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过问题调研实现需求识别。而对很多组织来说,第一步被拍脑袋代替了,产生了一个自以为是的需求——假需求。
 
  真假需求的检验,是免费还是收费是最好的试金石。大量的公益服务由资助方买单时,服务对象的态度处于两可之间,一旦收费,就会用脚投票告诉你需求的真假及强烈程度。
 
  20多年,我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公众环境意识有很大提升。但是面对今天的雾霾,人们等待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法。
 
  对于垃圾围城问题,人们探索了多年,但终没有找到好的答案。一些环保组织有着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靠小礼物、靠理念教育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在社区也确实见效果。可是一旦组织撤出社区,成果慢慢就消弭于无形。这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
 
  所以,只要是能提出真正有效解决方案的组织,就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组织。
 
  马军带领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以污染地图作为数据载体,借助供应链管理,通过充分的信息公开,依靠消费者的绿色选择和知名品牌的形象维护需求,来倒逼供应商的环境表现提升,成为一个应对工业污染的有效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具象为了“污染地图”这个产品。显然即使是公益组织的解决方案,一样需要具象依托到产品上——虽然背后更多的是知识体系支撑。
 
  对于社会企业类型的组织来说,比较好理解——因为要销售,没法卖理念,必须卖产品。于是就产生了大量可销售的、足以实现公益理念的产品。
 
  大致划分,可以分为:
 
  服务型产品。即把服务产品化。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努力发展的就是菜单式的模块化标准化自然教育课程,希望以此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连结,并和英语培训、钢琴课同台竞技。
 
  实体产品。除了社会企业销售,比如可以撬动森林保护的生态林产之类的实体产品,有些领先的环保组织把捐赠也产品化了,典型的就是创绿中心的“一杯干净水”,将距离遥远的为受污染乡村提供干净饮用水的筹款需求,具体化为摸得着看得见的“一杯水”,可以购买式捐赠,进一步,创绿中心还开发提供了测水包、水教育盒子,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
 
  信息产品。重庆两江中心则开发提供了“环评公众参与网”这个环评大数据库,实现了产品化,以之为依托推动环评监督,最终提升新建设项目的环境表现。
 
  虽然今天不少组织仍然过着不愁资助的舒服日子,但如果不在技术储备和产品设计上建立核心竞争力,那么总有一天,会被那些提供产品和模块化服务的组织所“秒杀”。所以,从需求中来,并到产品中去,是公益组织未来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