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乱象或致公益组织公信力坍塌

2014-04-29 15:06:00      来源:
       4月26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等单位举办的中国第三部门观察年度论坛在京举行,学者和专家就“体制改革与社会组织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会上,还发布了《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4)》(下称《报告》),聚焦了第三部门“行政化与去行政化”等议题。
 
  随着公益领域的繁荣,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干预越来越多。《报告》指出,三十年来,中国公益领域一直是“行政化”与“去行政化”并肩而行,第三部门要求“去行政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表示,近几年,政府部门有选择地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撤销一些领域的准入障碍,“我们看到‘行政化’的同时,也要看到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也在推动‘去行政化’。”
 
  这些变化是否说明中国慈善事业开始走向正轨呢?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进步时,社会乱象也暴露出来,这不利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形成。
 
  针对近期“壹基金贪污3亿”事件,邓国胜说,这说明公众对慈善机构透明度认知有误区,他们不了解透明是有成本和边界的。此外,社会上对名人慈善、慈善机构过高的道德期待,也暴露出公众对救灾捐赠资金使用认知的局限性。
 
  “灾后重建复杂,并非越快越好,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建筑物的建设并不科学,墙面没干,就开始涂漆。”邓国胜强调,灾后重建需科学规划,硬件建设简单,但在软件、人才及管理使用上则更为复杂。
 
  他担忧,这种乱象不仅会倒逼政府不得不收缩,也会让公益组织更不愿披露信息。
 
  邓国胜也希望媒体更多地宣传相关知识,使公众更全面了解,从而构筑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以促使社会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