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爱心无意中成为他人的负担

2014-04-18 09:56:39      来源:
       “路过桂林路,看到83岁卖报纸的大娘,记得买份报纸或者把要丢的矿泉水瓶子交给她。”近日,长春市桂林路一卖报老人引起网友关注。不少人去她那里买报纸、杂志,然后给个10元钱,就说不用找了。面对网友的热心,老太太表示,不希望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只想自力更生,凭自己本事赚钱。“现在的年轻人心肠都真好,可这样来给我钱,我接受不了。”

  看得出来,老大娘是一位自尊心很强的人。她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因为别人的“围观”而被打扰,也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施舍的对象,只想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们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尊重她的选择,尽量不要让我们的“热情”成为她的心理负担。

  当身边有人遭遇不幸时,我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愿意伸手。然而,老大娘的态度其实提醒了我们,咱们有没有想过,应该怎样帮助他人才是更加合适的方式?

  很多人可能都熟悉“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其实在这个典故里,除了塑造了一位为了尊严而拒绝施舍的“正面人物”之外,还塑造了一个对着别人傲慢地喊“嗟,来食!”的“反面人物”。这就是说,从我们的先辈便明白,缺少尊重的施予,在道德上其实也就没了可取之处。那么,在现实中,我们是不是有时候也不知不觉中扮演了那个对着别人喊“嗟,来食!”的角色呢?当我们奉献爱心的时候,会不会在施予他人获得道德满足感的同时,也可能“误伤”他人呢?

  爱心与尊重并不是一个冲突的话题。本报之前就曾报道过,在长春市新疆街市场一家卖馄饨的小店,一位行乞的老人时常光临那里,常错把游戏币当成硬币来买吃的,店主却从未拆穿老人,照样给老人付货。面对交易,可爱的店老板并没有揭开事实,打破老人心中的平衡。在馄饨铺老板看来,“像这样生活艰难的老人,能帮上他的就帮帮,不想拆穿他是怕他觉得没面子,以后该不来了。”而这或许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比爱心馄饨更珍贵的,是店家对老人尊严的守护。

  记得《南方周末》在2001年11月曾刊发一篇关注艾滋病人境遇评论,题目叫做《同情,也是一种歧视》。“同情,也是一种歧视”,这是个多少有点冲击我们习惯思维的观点,却包含了让我们震撼的反思:当我们用一种“同情”而不是平等的角度去关注他人生活的时候,当我们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那些我们眼中的所谓“弱者”的时候,或许只是一种“伪人文关怀”。

  读大学的时候,在我的身边,有不少家里有困难的学生宁愿勤工俭学也不愿申请援助,因为他们害怕被人当作特殊群体“挑出来”,也不希望自己的窘迫让别人围观。而即使有些走到台上的人,我想他们的笑脸多半也是装出来的,其实内心藏着无数的哀伤。

  关注他人的苦难,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怀。然而,关注与围观,爱心与施舍,很多时候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我们的正义感与同情心很容易因为一些不恰当的表达,成为他人的负担。或许因为所拥有的条件、背景,我们会遭遇不同的人生,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诠释这个世界的方式。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能够看到:不少身有残疾的人,能做的事比一般双手健全的人还要多很多;不少农民工并不如新闻报道般悲苦,反而是乐天知命地为每一餐流下满足的汗水,比我们更懂得珍惜;不少罹患重病的人,却胸怀壮志,游遍大江南北,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世界比我们还多还大……他们,从来都不需要廉价的施舍与同情。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社会动员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微公益”、“救助行动”层出不穷,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成为慈善的参与者和表达者。特蕾莎修女曾说过:“穷人不需要同情和垂怜,他们需要的是爱与热情”,我想,其实不只是对于“穷人”或者“弱者”,对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这个世界不缺乏同情,缺乏的是尊重。如果每个人能够专心在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上付出、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其实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