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济纽约分会看大陆公益组织

2013-11-15 10:02:17      来源:
        2013年10月22日,在纽约救世军大纽约区办公楼与该组织灾害应急中心和慈济基金会纽约区分会有一次精彩的交流,收益匪浅,感触良多。尤其是慈济基金会的项目介绍,其参与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美国桑迪飓风救助的视频短片,让我们情陷灾害场景,眼眶湿润。在我们被巨灾场景震撼的同时,也为慈济这个华人慈善组织能参与这么多全球人道救助而自豪、感动。
        近年来,大陆很多人到台湾参观慈济基金会,为其拥有医院、大学、电视台的实业规模和庞大的志工队伍所震撼。这次在纽约听其介绍,了解了其全球项目和影响,尤其是通过与十多位美国慈济志工交流,进一步了解到慈济基金会的文化内涵。在纽约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白人主导一切,华人公益组织能扎根实属不易。而在巨灾面前该组织能为所有需要救助的人群提供帮助,并在美国人心中留下良好形象,在州和联邦政府获得尊重。他们为华人赢得了尊敬和荣誉,其影响力一点不比我们大把花钱的国际外援逊色。
        罗莎是一位混血美女志工,她向我们介绍了慈济基金会的历史,在美国和国际开展的服务项目。慈济基金会1966年成立,已在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1984年,该组织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救助业务。现在,全美分为九大区域分会,有80多个分支机构,开办了5个医疗中心、22所学校,拥有志工10万多名。在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卡特里娜飓风、桑迪飓风等灾害时,该组织积极开展救援,募集款项,为受灾人群提供庇护所、热饭菜,送去毛毯衣物等,帮助灾民恢复重建家园,并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导。他们奉行的理念虽基于佛教信仰,但灾害面前大爱无边界,平等对待所有灾民,不分种族、国籍、信仰。其救灾原则是:不传教、不涉及政治、不宣传,救灾做到及时、务实、直接、尊重,所有参与志工要有感恩、尊重受助者、爱人的思想,并自负所有差旅费用,携带环保碗筷和环保型工具物资,倡导素食,不抽烟不酗酒。救灾要走在最前,做到最后。
        华裔志工应小青看起来像个大学生,她分享了该会参与桑迪飓风救灾的案例,放映了桑迪飓风救助的视频短片。看到那么多白人、黑人在风雨交加中得到慈济志工的帮助,以及他们相互拥抱、握手的画面,我深深为他们的作为感到自豪。刚从海地地震灾区回来的志工Tomas朱给我们介绍了慈济基金会在海地的项目成果及做法,视频展示了慈济在海地的生活救助、生计扶持、学校、诊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会共为海地地震募集1000多万美金,并践行了慈济救灾走在最前、做到最后的原则。在大多数国际慈善组织都撤离的情况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仍留在海地,继续开展救助项目。作为该组织在纽约大区的主要负责人,大纽约分会执行长张宗义是一个不领薪水的志工。他是成功的台湾企业家,在广东有工厂和企业,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慈济慈善工作,负责大纽约区日常管理工作。该会大纽约区付薪职员只有7人,各项工作主要靠志工承担。
        短短几个小时与慈济人的接触,从执行长到一个个普通志工,他们有的是已经退休的老人,有的是白领职员,有的还在上大学,但都外表温雅,言语谦恭,统一着装,分工协作默契,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团队的热忱、投入、专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处处体现出慈济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他们身上透出的那种外表的谦和和内心的自信,正是大陆公益界人士所缺少的。
        作为有国际组织背景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员,在慈济人的气场面前我有些自惭形秽,自叹大陆公益组织与台湾公益组织的差距。虽然,中国红十字会开展过很多国际援助项目,如印度洋海啸、海地地震、日本地震,我们的捐助数额远比慈济基金会的大,但论做项目的质量和持续的派员参与,却自叹弗如。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海外项目尚未起步,其他大陆公益组织开展国际援助项目的也极少,只有青基会、扶贫基金会等少数几个老牌基金会有海外项目的尝试,但基本上没有海外分支机构。更令人羞惭的是,大陆一些公众和媒体短视,对一些公益组织开展海外公益项目探索还提出批评质疑,2011年对青基会援非项目的批评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慈善源于人类对同类痛苦的悲悯情怀,天然具有跨越国界、宗教、种族、政治的特性,缺少全人类眼光的慈善,不是真正的慈善。世界知名的公益组织,如红十字会、救世军、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盖茨基金会等伟大的公益组织,无不超越国界和种族,在全球开展援助。从慈济基金会海外发展的趋势看,已展示出成长为伟大基金会的态势,这是真正中华民族软实力的呈现。作为一名华人我为他们自豪;作为一名大陆的慈善工作者,我们当虚心学习和奋力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