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5个关键步骤

2013-10-29 10:39:59      来源:

       步骤1:确定社区的基本需求和优势

  制定能力建设战略的第一步是了解社区的基本需求和优势。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镇民大会、个别访谈或社区指标等多种途径实现这一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广纳群言、博采众长。举例而言,涵盖现有信息和数据的社区指标可能成为识别该社区社会经济条件潜在弱势或优势的有效方式。这也为监测动态变化提供了衡量基准。另一方面,与地方领袖和居民的座谈有助于确定重点关注领域和具体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步骤能够为能力建设计划争取到地方上的支持。

  步骤2:测定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类型

  确定一个社区的需求和优势后,下一步就是测定可以用来解决当地问题的社区资源。通过在地图上标明非营利组织,判定它们在一个社区内的广泛性和地理分布,从而提供了一个识别局部地区的服务空白,或者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空间错配的框架。举例来说,非营利组织是否分布在高需求地区,那些需要此类服务的居民是否能获得?这些组织的能力能否满足此类服务需求?此外,在地图上绘出该地区内政府机关和企业的分布图,也能够更好地评估解决当地问题所需要的潜在资源。

  步骤3:判定有助于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基础结构

  环境扫描有利于判定是否存在能够拓展社区组织能力的网络或组织结构。例如,是否存在能够帮助非营利团体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地区协会?是否存在能为组织体系或技能建设提供技术援助的支持性组织?是否存在能够提升能力建设战略的企业部门或公共部门的潜在合作伙伴?通过确定这些团体的现状、范围、能力和特性,有助于更好地瞄准或利用资源。我们需要把集中关注中介组织或支持性组织,因为这类组织能够促进整个部门的能力建设。

  步骤4:选择恰当的能力建设战略

  由于部门需求千差万别,能力建设必须确定最需要的干预类型。举例来说,有些团体可能受益于技术援助,如提供筹款、记账、业务拓展或营销活动等方面的帮助。有些团体可能需要提供与当地或跨地区的其他组织建立网络和协作关系方面的帮助。与当地需求和现有组织相契合的战略可能在路径和预期结果方面需要作一定的变通。

  步骤5:定期对实施进程进行监测与评估

  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并非短期行为。随着战略的实施及环境条件的改变,定期评估就能够对进程作出调整。新情况和新需求随时会发生,中期调整不可避免。持续的反馈和调整过程即能强化非营利组织,又能促进对基金会资源的明智利用。

  译自:J. Steven Ott and Lisa A.(2012)Dicke,Understand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Governance, Leadeship and Management, Boulder:Westvie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