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创投基金:人力资源和社会创投的复制

2013-10-18 09:42:20      来源:

香港社会创投基金魏华星

  一群年轻专业人士于2007年创办的香港社会创投基金管理的是香港社会企业的小额投资。该机构的引擎是一些力图帮助社会企业(即使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稳步成长的专业志愿者们,为社会企业提供一系列完整的包括咨询、孵化及能力建设服务等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支持。

  魏华星先生,是香港社会创投基金(SVHK)的创办人及首席执行官,亦为三十会(30S Group)的核心成員。魏先生在营销、广告和市场战略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在离任电讯盈科(PCCW)的策略拓展助理副总裁之后,他全力为香港社会创投基金服务。如今,他亦担任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的一名非全职顾问及多所大学兼任客席讲师。他希望透過香港社会创投基金的平台,推动年轻专业人士参与香港社会企业、社会创新的发展。

机构logo

  魏先生在分享他的经验时说:“我认为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在“人”这一点。我们不是一家金钱至上的社会创投基金,我们更热爱人的成长。如今我现在发现,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你如何将社区、网络和民众都动员起来,就像你自己与社会企业共事一样。因此,几年后,我们会试着发起动员,比如,我们应向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企业提供何种帮助。”

  从他与不同领域工作者交往的经验来看,不论是传统的非营利机构,还是政府部门,魏先生总结出社会企业呈增长态势。“我想,社会企业的增长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在香港,之前从未有过教授社会企业的课程。但从我们与大学的接触来看,学生们一旦被鼓舞,他们的反应还是非常积极的。一些学院和大学也在考虑踏入这个新领域。”另外,在商业领域,除了私募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志在寻求影响力投资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与社会企业合作。魏先生将之视为一次为社会企业或影响力投资者与商业人士牵线搭桥的大好机会。

  虽然投资方对影响力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趣与日俱增,但投资项目和投资渠道都不成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此缺口创造更多的社会创新,来实现影响力投资或金融慈善的巨大利益。在亚洲,我们遇到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我们不像英美国家拥有长久的社会企业历史。因此,我们的社会企业仍处于婴儿阶段。我们需要告诉民众和媒体何为社会企业”魏先生说道。

  过去,香港约有300家社会企业,但他们主要是传统的慈善机构。“如果我们希望能有更多投资进驻社会企业,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具有商业背景专家的专业意见,最快的办法就是吸引商业人士从舒适的办公室转战到社会企业部门。我想在今后的几年,这一行业是否能吸引到拥有激情创意或自我实现的上述人才,将是一个巨大挑战。在香港,每年都有大规模的社会企业峰会,推动了各部门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让大家知道社会企业不是弱小、孤立,发生在社会角落里的事业,而是日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同时,我们还与知名品牌合作进一步来吸引眼球。”

  魏先生还提出解决另一个普遍的全球性挑战的方法。“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案例来更多地建立社会企业资产模型,这也是对那些仍对该部门持怀疑态度人的一种证明,也便于为社会企业引进一些正式投资与股本参与。”他还提到亚洲需要更多中介机构和企业合作创办成功社会企业。香港社会创投基金将会尝试引进更多成熟理念到港,以便以后输出更好的理念,从而加速整个领域的成长。

  另外,香港社会创投基金还致力于更清晰地定位,接手更多项目,并且总结和分享他们历年来在香港发展成功社会企业获得的所有经验。基于他们的专业性,魏先生相信基金会定能吸引到商业领域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专业支持,和更多领域建立更广阔的网络。通过重组社会资本,推进手中的项目,和更连贯地按任务和功能协调各方,基金会将继续直面解决当下最要紧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整合这些小项目,就像拼拼图一样。”魏先生说,“我想我们接下去几年的目标就是拼更多这样的拼图,争取更多的社会创新,从而为社会创造新机制。发展这样一套新方法是我们的一个梦想。这样几年以后,民众就会相信社会企业,因为他们看到社会企业每天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又是自立自持的。”

  论复制社会创新

  促进社会创新和培育社会企业成长环境都需要些什么呢?我们如何来复制成功的社会企业,并扩大其规模及影响呢?复制社会创新还是一个新兴观念,只有很少的经验知识和论证基础。魏先生分享了他参与的在港复制的两家知名社会企业——同营膳(Table for Two)和黑暗中对话体验馆(Dialogue in the Dark)的经验。

  “社会创新复制就像在码头停靠游艇。”魏先生说,“当考虑一艘船是否靠岸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可行性研究。就像是在考虑,某一观念是否会扎根于这一国家。”他强调这一可行性研究对任何试图复制社会创新的初期过程来说都很必要。

  “当我们真的需要他们靠岸时,”他继续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锚,即社会企业家,社会创新的壮大需要热诚的奉献者。”因此,当香港社会创投基金争取将同营膳和黑暗中对话体验馆的做法移植到香港时,他们要找的是一个或一群人,能全心全意奉献的社会企业家。他说可以先从“混搭”的方式开始,首先将社会创新的理念曝于人前,并让他们一起讨论其中的核心理念。他还说,复制社会创新不仅是另一场创业过程。“当下我们引用了一些海外的理念,因此,要把它完善起来并不容易。这不像是另起一座新城。而是需要大量的教育和匹配过程,来让企业家相信并对之报以热情。另外,对模板企业的参观和交流也有助于创办者们感知理念背后的精神。”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让社会各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除了锚这个主线之外,我们还需要与其他人之间的丝丝缕缕的联系。对于同营膳而言,我们需要联系众多饭店。我们有目的性地接近食品工业或餐饮产业链,去采集足够的信息来了解餐饮业如何看待新观念,以及他们将提供多少帮助。对于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我们一方面与视觉障碍者,失明人协进会联络,一方面与非营利机构、教育机构,甚至商业组织接触。这些部门有朝一日成为我们的商业动力。”他同时坚称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需要从一开始就进行。

  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专业支持,比如孵化器。专业支持可来自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从策划企业架构,找寻利益相关者,建立财会系统,到市场营销,建立网站。“我们还拥有社会企业战略上的顾问。”魏先生说,“那些观点可能是全球性战略,但当它本土化后,需要许多适应和描绘不同的蓝图。当我们面对现实时,这类专业支持对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专业支持,还有人脉网络。“现在我们已经整合了香港很多不同领域的网络资源。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不同人群网络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候他们中的位高权重者可在团体或机构中得到自上而下的支持。”

  在讲述了关键的几点后,他还畅想了未来。“在参与阶段,我们将会挖掘出更多的社会资源,最重要的还在于核心问题,即如何培养起对社会企业的热情,并让大家同心协力。只要大家能够同心协力,就能吸引到更多资源。当我们复制出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和同营膳时,我们就想找一些锚定客户和更好的项目。我想,在起步阶段的小成功是形成一股势头的关键。因此,社会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要获得足够支持,达到初期的成功。”

  在谈到复制过程中的重要挑战时,魏先生总结了三种障碍:典型企业家挑战,社会企业新观念和复制遇到的具体问题。第一种障碍中会经历起起伏伏,特别是在企业起始阶段,包括创立企业时的商业风险,顾客接洽和产品推销。“像企业家一样,我们也需要不断开拓,增强适应性,力图把事情做成。”第二种情况,社会企业仍然是社会上新鲜的概念,“我们需要大量的教育和媒体,多角度地告知民众。另外,起步阶段同时也存在市场营销问题。”

  复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大名头”的负担、全球性理念的期许和本土化实际之间的冲突。由于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区域和文化需求,有些全球观念的元素无法融入而必须本土化,关键在于随时加强交流。“有时,我们需要和总部经常交流,他们会有一些指导方针。但当真正实际操作时,我们需要讨论的更多是细节。通过讨论,全球网络下的创办者与我们合作会更加愉快。”他坚称从理念持有者那里赢得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无信任,则无成就”。另一个具体挑战就是该国家或地区过往的成就。“一方面,告诉当地人他们在其他国家的成就对我们是有益的,但另一方面,这使得我们常常背负着文化差异或怀疑论者的“大帽子”,因此,很多批评之声也接踵而至。”

  未来,我们或许需要更多实验来证明社会创新是否是可程序化。“对我来说,至今我并没有程序。因此,我所说的也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魏先生解释道,“如果复制或程序化创新成为可能,那么,在亚洲我们就能更快地实现试点项目了。这些项目本身将会向大众和各领域阐明其作用。那将是我们下一步追逐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