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峰:想要改变整个公益要改变自己

2013-10-13 10:21:28      来源:

何道峰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本届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主席。

 

    雅安地震发生72小时以后,42家基金会共同发起中国基金会4·20救灾行动自律联盟。

    参加自律联盟的基金会承诺将全程公布接受拨付和使用捐款的情况,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接受政府的监管,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用透明度来重拾民间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心。

    8月29日,基金会中心网上基金会自律联盟正式启动,该自律联盟将推动基金会行业在自律、透明、规范运作上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京华时报记者侯雪竹
    不信任政府“包办”公益行业
    所有公共事务不能通过政府去处理,应该有很多公共事务、次公共领域构建,需要“民间”自己出钱出力自己来办,政府不能用垄断的方法管,要把这部分权力交给社会。
    京华时报:芦山震后,微博爆发了大量质疑和谣言,公益行业被推上风口浪尖。你怎么看待这种不信任?
    何道峰:所谓的不信任,不是针对某几个组织,而是不信任政府长期包办、垄断公益行业。
    京华时报:这种不信任与郭美美事件有关,现在是否还会对公益组织有影响?
    何道峰:郭美美事件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捐款基本冲到了6亿元。郭美美事件后,一下掉到两亿元。时至今日,扶贫基金会的2013年度目标还是3亿元。
    虽然郭美美事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募款的难处,但从长远来讲有好处,就是揭开了公益组织中政府垄断的问题,捐款一定要建立在自愿、明明白白的基础上,一定要建立在不是“被慈善”、“被募捐”、“被人利用”的前提下。
    京华时报:这种对政府垄断公益组织不信任的原因是什么?
    何道峰: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城市人口超过7亿。
    中国处在社会管理创新和转型时期,“十八大”后,在五个建设里提出了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落实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决策权,实现社会领域的一个变革,所有公共事务不能通过政府去处理,应该有很多公共事务、次公共领域构建,需要“民间”自己出钱出力来办,政府不能用垄断的方法管,要把这部分权力交给社会。
    改变自己影响公益
    想改变国家的公益慈善行业,首先得改变我们自己。
    京华时报: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发展前景如何?
    何道峰:比如民政部出台了不少管理文件,云南现在做得很精彩,政府退出募捐市场,每年拿出3个亿来购买服务等等。
    资源空间在扩容,一个是公益捐赠,一个是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捐赠现在受挫,但经济往上走,容量是存在的,等待好的组织去开发,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也在加大。
    京华时报:在优惠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基金会是否有能力把握这样的机遇?
    何道峰:有五个方面挑战。第一,政府要通过立法来引导国家,因为只有立法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行为导向,如果立法不足,监管就不到位。第二,行业竞争不平等,没有平等怎么来效益,怎么能产生行业协会需求?第三,公益捐赠资源严重不足。捐款人不认为需要管理费用。第四,行业的面子思想导致非识别文化与价值观。第五,行业的领军人物不足。
    京华时报:为什么要成立行业自律联盟?
    何道峰:各种各样的基金会都有不足,但我们要倡导以向善的力量来整治自己的内部结构,不要简单抱怨政府、社会,要从自己做起。
    我们想改变整个国家的公益慈善行业,但首先得改变我们自己。有同样想法的基金会,从自律联盟开始,迈出了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第三方监督行业自律
    所有的研究、咨询机构、媒体,每一个普通人都是第三方。它既然加入联盟,公开承诺自律,落实到白纸黑字就要考虑被监督,我们可以察其言而观其行。
    京华时报:自律联盟能起到哪些作用?
    何道峰:行业自律有两大功能,一个是行业净化,一个是行业自我升级。因为行业自律是在政府决策转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件事,政府来制定行业的统一标准和公正裁判,打比方说水标准制定后并且严格执法,超过这个水标准界线的一定打击你,如果制定了这样的标准马上就会产生行业竞争。
    比如做得好的企业出来说我们建立一个好的水联盟,企业可以制定过程标准,也把过程标准公布出来,完全达到政府的水准,甚至比政府的标准还好。
    京华时报:这样的作用是什么?
    何道峰:行业协会在政府统一标准下,制定更细的准则,更严的标准就是结果标准导向一个过程标准,所有苹果的等级,什么是好苹果,什么是坏苹果,什么是过期苹果,都在政府那个地方。政府是大的统一标准,再往下的标准全在行业协会那里,行业协会里有细标准,拿着去衡量,所有事都明白了。
    京华时报:自律联盟能解决公益行业的所有问题吗?
    何道峰:不可能单凭一个“自律联盟”解决公益行业存在的问题。
    这不是道德的约束,这实际上是专业约束。
    京华时报:你怎么评价当下的自律联盟?
    何道峰:行业自律现在总是停留在公约的粗放水平和形式化层面。
    这个4·20救灾公约,就是这个公约的粗放水平和形式化的层面。所以我当什么盟主,就是形式化的一个盟主,但有形式主义总比没有形式主义好
    京华时报:你预计42家基金会能不能遵照自律联盟的标准?
    何道峰:目前加入的42个基金会能不能做好,我不能妄评,但所有的研究、咨询机构、媒体,每一个普通人都是第三方。它既然加入联盟,公开承诺自律,落实到白纸黑字就要考虑被监督。我们可以察其言而观其行。
    京华时报:如果发现联盟中的基金会出现问题,会得到哪些处罚?
    何道峰:如果哪家基金会做得不好,就是心口不一,不仅会被开除出联盟,更会遭到公信力丧失的打击。
    提升组织专业能力重塑公信力
    公信力的提升是基于能力的提升,如果能力不提升,说公信力那是一句空话。
    京华时报:未来公益行业自律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何道峰:行业自律绝对不是一个目的,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行业自律来推动组织能力的提升,这才是本质。
    单个组织能力反映在比如说自治水平、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规划与应变能力,所以透明也不是目的,是要让所有参与这个组织基金会的能力提升,这是核心和目的。
    京华时报:为什么行业自律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何道峰:因为行业自律协会通过梯次的引领与驱动效应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什么叫梯次引领?行业里会存在很多协会,刚刚参与组织时间不够的,如果水平再低一点帮你导引,你可以加入那个协会,你在协会做得更好,会加入再高层次的协会,再好,会加入顶级的协会。第二,由于这个驱动效应来推动,比如说提升能力,那在提升能力的过程,自己提升能力有时候很难,所以需要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服务的供给,供给有这几种:一种是互动,就像开会讨论,互动可以帮助你形成新的信息,打开你一度封闭的空间,让你产生内在的行动。第三,评选。评选方法现在政府搞的4A、5A,还有ISO9000认证,这四个方面是通常惯用,帮助组织去提升能力的手段。
    京华时报:行业自治能力的提升与公信力的关系是什么?
    何道峰:公信力的提升是基于能力的提升,如果能力不提升,说公信力那是一句空话。
    很多人说我搞网站、公布信息,你想公布是一回事,能不能公布得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意愿问题,一个是能力问题。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千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