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人的尊严,是慈善的“底线伦理”

2013-10-08 09:37:40      来源:

       午去到一个经济比较差的县区办事,当我坐上长途客车等待客满发车的时候,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女孩说:妈妈我渴了,给我2块钱买水喝。。。

  妈妈说:刚刚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就是为了省4块钱,你一喝水,我们刚刚不是白走了吗。。。

  女孩说:可是我很渴呀。。。

  妈妈叹口气说:坚持半小时就到家了,乖,爷爷还在医院呢。。。

  听了之后,心里莫名的难受,特别是母亲那黝黑的皮肤和女孩几乎湿透的衣服强烈的冲击着我的眼睛,近而是心脏!于是,我跑到车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三瓶水上来,递了两瓶给她们。出忽我意料的是,她们并没有接受,母亲幽幽的说了句“谢谢”,而那个小女孩,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却几乎是用一种仇恨的眼神看着我,那种眼神让我看到了倔强和伤害。。。我没有强求,默默的回到位置上。

  一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睡意全无,这让我想到一则古老的故事,就是出自《礼记》的“嗟来之食”:当一个财主救济饥民时,喊道“嗟,来食!”一个饥民回敬道:“我正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最近电视上的一些慈善助学的活动经常被报导,现场几乎都是“格式化”的:领导在台上慷慨地谈慈善的重要性,接着受捐助的同学挨个上台领钱领物,与此同时,慈善机构请来的媒体“大小枪炮”都齐齐对准了这些接受捐赠的他们。 然而,他们在感动之外的有着另一种不自然的神情,他们无一例外地弓着身体,尽量地躲闪着无处不在的镜头和灯光。我想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宁愿不要来到这里。。。

  到底是什么让善行之举变成了善意的伤害?

  我想对个体尊严的强调,恐怕是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不能不注意的吧。在救济弱势群体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正视他人的尊严。这一点不能被忽视。近年来,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送温暖工程、手拉手,一对一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类依靠“众人拾柴火高”的社会捐助形成的救助,极大地减轻了政府财政拨款的负担。但是,一些掌管着救助款发放的单位和部门,却出于某些需要,在受助者拿到救助款之前,非得要搞得轰轰烈烈,热闹之间丝毫不顾忌另一方的人格尊严。 让被救助者站在镁光灯下,无视人的基本尊严,对成人而言,除了人格被贬低,对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来说,则会带来长远的精神伤害,可能导致人格的畸变。有心理学家将之概括为“镁光灯效应”:一旦被曝光,他们就有可能会长期生活在一种另类的精神环境里,而受到种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

  我想,缓解经济困难,不是扶贫的全部价值诉求;敬畏人的尊严,是慈善之举的“底线伦理”。善事虽善,但还要合情合理地行之为之。扶贫济弱,当以关注人的尊严为先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