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正在推动一种新的公益模式

2013-04-15 11:41:02      来源:

原标题:创意正在推动一种新的公益模式

快报读者节上,7岁的明明捐了5元,买了一块比萨。

公益创新·创意

三块钱,不算多,却能让一个山区孩子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免费午餐;一公斤,不算重,却能为一个班的孩子带去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品。

4月12日,一个直径1.8米的比萨被快报读者爱心认购,筹集的钱将为270多个孩子送去一份免费午餐;民间公益“多背一公斤”,最近推出升级版的“一公斤盒子”,将为山村小学的孩子带去一学期的创意课堂。

类似的慈善创意还有很多,比如“首席执行官露宿”(上千名澳大利亚工商界大佬脱下西装,在街头露宿,为流浪汉募款)、“幸福对半分”(巴西一家公益机构与连锁超市合作,推出半份比萨、面包、水果、蔬菜等食物,顾客全价购买,所付金额的一半用于帮助营养不良的儿童)……

每一个小小的慈善创意,都在让生活更温暖,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记者 黄庆明 摄影 陈荣辉

一份比萨一份爱心

三块钱可以做什么?可以买到一份现烤的比萨,同时为江西鄱阳山区的孩子买到一份免费午餐——四两米饭和一份荤菜一份汤。

4月12日下午,在快报15周年读者节世贸站,菲滋意式休闲餐厅现场烤制的巨型比萨被分成小块向读者义卖。“80后”的小杨买了一份,她说,“三块钱对我来说是个小问题,对孩子们却意味着一顿午餐,这样的活动挺好的”。整个义卖活动共筹到830.7元善款,将全部用于免费午餐项目。

除了比萨义卖外,支付宝在现场展示的两台声波售货机,也将把售卖可乐的款项全部捐给免费午餐。

通过创意来做慈善,快报已经做过不少尝试。去年12月,在快报即将跨入第15个年头时,一场创意慈善下午茶,为浙江开化5万多孩子成功募到2013年大病医保资金。浙江卫视主持人华少的“中国好舌头”——用30至45秒时间为爱心企业录制一段广告语口播视频,被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以1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功。

最近,华少已经把录好的口播视频发给千岛湖啤酒公司,后者策划的一场“千岛湖生态好啤酒,挑战好舌头”活动,已在1045女主播电台启动,明天起网络挑战赛也将展开。

“快报这场慈善下午茶活动,有创新、有创意,既帮助了企业品牌推广,也帮助了一批需要大病医保的山区孩子们,让双方都能从中受益。”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郑名善说。

一个鸡蛋一场暴走

快报推动的免费午餐项目中,每周必须有一餐保证每个孩子有一个鸡蛋吃。上海也有一家民间公益机构在为“一个鸡蛋”而奔走。

“一个鸡蛋的暴走”,由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又称作“联劝”)发起,最初只是为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筹钱买鸡蛋补充营养,现在发展成一个平台性公益筹款活动。

它的募款方式很特别,就是通过挑战徒步50公里,向各自亲朋好友打赌筹款。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公司白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算法来筹款,有的是跟朋友打赌,走完全程捐多少钱,有的是约定走一公里朋友捐多少钱。2011年,一位参与者用钢筋条做成鸡蛋壳扣在身上,上面用纸糊起来,辟出很多广告位,连他的光头也被画上很多广告,他通过这种方式募到约5万元善款。

去年,“一个鸡蛋的暴走”筹到237万多元,这些钱用于包括“一个鸡蛋”项目在内的16个民间儿童类公益项目。今年暴走活动将于4月20日在上海浦东举行,将有392支队伍、2000多人参加。

“一个鸡蛋”项目负责人王可东说,暴走活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香港乐施会的100公里毅行。这是香港最大型的徒步筹款活动。“现在整个公益行业都特别推崇创新,创新能给公益行业增添很多活力,增加曝光度,这肯定是公益行业会继续追寻的一条路,因为有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一个盒子一个课堂

一个叫“一公斤健康盒子”的公益产品,最近刚刚破壳而出。这个盒子“装”进了一堂课,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相互体检,共同发现自己及朋友的健康状况,自发地提高健康意识。

“多背一公斤一开始是呼吁大家旅行时带一些文具、书籍到学校,但渐渐地发现,乡村学校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少,反而缺乏的和难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一公斤盒子”项目负责人谭静远说,“志愿者可以给学校带去比较新的活动、知识,我们就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什么支持,最后想到这样一个工具,让志愿者去上课、做活动时会更专业、更简单,学校老师也可以尝试上一些不同的课,改变上课的方法。”

他们开发出的戏剧、阅读、美术、手工等四款盒子,从2011年8月项目启动至今,已向2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所学校发放了2700多个。现在这四款盒子又升级为箱子,在盒子基础上增加了更多补给,如美术箱子多了一些彩纸、颜料、双面胶等,可以满足一个班级一学期素质课程的需求,而新诞生的健康盒子从4月10日起已开始接受申请。

“我们设计某一个主题的盒子,想法是来自于对学校的走访或通过志愿者了解的信息。”谭静远说,有了想法后还会做一些调研,了解针对某个主题有什么教学方法,参考国内外的做法,找到比较简单、已经成功但在国内还没有推广的模式,再经过两三轮的测试,一个盒子才会诞生。

除了健康盒子外,他们最近也推出针对短期支教大学生的聪明训练营、针对乡村老师的盒子实验班和盒子预备班。这一系列创意背后,是脱胎于“多背一公斤”的爱聚公益创新机构。它以社会企业的形式运营,用商业的目的、方法实现公益的使命,通过为企业和基金会设计公益产品或策划公益项目来获得收入。

在谭静远看来,“创意能推动一种新的公益模式,让公众参与进来。我们的活动方案都是向公众征集的,盒子也是跟老师一起设计的,一起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传统的公益是觉得老师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但这样花再多钱也不一定能带来长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