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救助效率,别让爱心霉烂

2014-05-04 09:41:14      来源: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绵阳市三台县新生镇德光办事处发现大量霉烂的5·12地震救灾物资,当地通报称,连夜对其展开清理的相关人员已被停职,原因是对这部分救灾物资没有按程序报批、销毁,对于次年发放的大米霉变也负有直接责任,同时此次处理事件“社会影响较坏”。
 
  救灾物资主要服务于灾民,除此之外的任何草率处置都容易被视为对爱心的亵渎。对于为何没有发放至灾区这一问题,媒体的报道提到,当初在发放过程中发现方便面、面包等食品已过期,而瓶装水亦存在封装破损、污染或有沉淀物现象,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这些物品便没有发放而统一储存了起来。在运输过程中,物质受损或变质并不意外,按理及时处理即可,但当地的延误客观上使民众倾向于认为,这些物资之所以出现质量问题,主要因为它们没有及时被发放。
 
  到底是何种原因已经难以知晓,可以肯定的是,民众的上述担忧显然是官方认识到事件“社会影响较坏”的主要原因。人们希望自己的爱心通过公益机构之手送达灾民手中,而不是被少数人利用继而成为他们的特殊福利,可现实中公益效果实现过程并非如此简单,抛开可能的腐败行为不说,救灾物资不符合灾区需求,找不到捐助对象继而导致浪费,此类供应-需求失衡也是救灾中常见的现象。
 
  灾难发生后,慈善组织迅速发起社会募捐,至于灾区需要什么,则恐怕没有确切答案,呈现在民众眼前的除了涌动的爱心,还有来自灾难发生地的信息盲区,由于对灾区需求信息缺乏了解,不排除部分公益行动成为无用功,真正有需求的物资得不到供应,需求不大的则出现供应过剩。汶川地震救援期间就曾出现类似现象,媒体报道称,“抗震救灾现场,有些捐赠单位及个人自己开车运送物资过去,到了现场无人接收,就卸在路上。”由此造成的物资浪费现象可见一斑。
 
  信息不对称问题客观存在,捐助人、公益机构难以彻底了解灾区需求信息,除非采用“一助一”的公益模式,而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应大型赈灾公益行动,若发起大的公益行动并期待获得较好的公益效果,就必须正视并解决信息难题。近年来不乏此类尝试,2012年底,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建立救灾捐赠需求的发布制度,及时将灾区所需的物资公布,以引导公众有针对性地捐款捐物,避免物资浪费,此规定可谓有着十足的针对性。2013年雅安地震期间,名为“鹰眼益云”的N G O组织通过技术手段,分享灾区的特殊路况、物资需求、人员失踪和求救等信息,也证明对提升救灾效率起到了显著作用。
 
  在了解救助地需求信息基础上分配救助资源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却是实现公益效果的重要步骤。威廉·伊斯特利在其《白人的负担———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一书中分析了两种援助模式,一种是大计划,即设计出理想的援助机构,管理计划及财源来实现目标;另一种是细调查,通过精耕细作,调查援助地的需求信息,发现使援助对象得到帮助的途径。前一种模式的结果是,西方援助价值近100万美元的蚊帐(主要为保护坦桑尼亚民众不被蚊虫叮咬而感染疟疾),“经常流向了黑市,摇身一变成了渔网或婚礼上的面纱,医疗诊所中却毫无存货”。而后一种模式则表明救助物资大部分被送到真正的需求者手上。
 
  中国社会经历几次重大救助活动后,政府单位、公益机构等都逐渐体会到实现公益效果的不易,在公益模式上,逐渐走出充满计划色彩的大慈善行动,精耕细作具体而微的微公益逐渐成为主流,不同主体之间分工也越来越明晰,与此同时,从捐赠行为看,盲目捐赠现象也引发了足够多的反思。此次绵阳出现的救灾物资霉烂现象或许只是枝节问题,但由此引发的如何让公益更有效,如何避免民众的爱心被亵渎等诸方面的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