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地问责

2013-09-06 09:19:50      来源:

        听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裸报”吧!听说过巴菲特的“裸捐”吧!
  
  “裸”这个概念,经常在艺术圈被拿来传达强大的情感信息,更常见的是在娱乐圈成为博上位的手段,公益圈也有通过“裸”帮助传达一些主张。
  
  我提这样一个主张,“裸责”。
  
赤子之责与公益组织之责
  
  形容人善良、纯洁,可以用“赤子之心”这个词。“赤子”就是刚出生的裸体婴孩,身上不仅没有衣服,还带着母血。
  做公益的人,往往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但人心隔肚皮,心纯不纯的问题一时半会儿很难看透。得找一些靠谱的衡量方法。
  更何况,做公益的人,毕竟往往是“人,”往往不是“天使”,佛祖也要喝了水牛奶才有力气觉悟。
  所以公益人做好事的同时,展现一些人性中的自利,心不纯也是正常的。但总归可以测量统计一下,做个饼图看看这个人每天做了什么公益和非公益的事儿。这就是赤了子之身,来观子之心的过程。
  中国人温饱问题解决了就有闲功夫寻找理想了,信息技术让人的沟通越来越便捷了,然后党中央也挡不住开始引导社会改革了……
  种种因素让有共同使命感的公益人集合起来,投入自己的3T(time treasure technology)资源,形成了公益组织,在中国的分类包括公募非公募基金会,一些民非,一些社团,以及注册成工商组织或是没注册的团体。
  我明白这种对公益组织的主流分类,但我经常使用非主流的思维,我觉得政府也是公益组织,而且是规模最大的公益组织,因为提供了最多的公共服务;企业也是公益组织,而且是最基础的公益组织,因为总的看来,企业的产品满足了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需求。
  如果你很难接受我的非主流,至少可以承认政府和企业有公益的属性。
  
  公益组织总要提出一个使命,总该有一个使命,这是一种价值观,根本性地回答存在是为了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以及还要包括如何取得。
   
       如果公益组织没有这个使命呢?
  如果公益组织有使命,但里面有人说一套做一套呢?
  如果在达成使命的过程中,自利过度而伤害了使命达成呢?
  如果选了一种笨办法,让使命达不成呢?
  
  类似上面这些问题,就是问责的内容;要有公益组织(里面的人)负责,这就是问责的对象;也有人要公益组织负责,这就是问责的主体。
  鞭策公益组织趋向使命,就是问责的结果。
  
  下面我就用“裸”来传达我对未来对NPO问责方式的一点主张。

一举一动

  先从问责的首选办法,看财报开始。
  
  NPO财会三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活动表,都有什么用?之前粗浅地以为,大概就是表达收入多少,成本多少,欠钱多少,就是守财奴算计自己营生的工具。NPO财会课颠覆了我的认识,才明白其本质是痕迹信息管理的一种,跟会议记录的作用差不多。痕迹信息,可以呈现组织每天做了什么,做得效率怎么样,也可以揭示未来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企业主偏好让亲戚朋友做财务?因为公司的一举一动,凡涉及到钱,多数要走账,在账本上留下痕迹。国家反贪查账也是直奔财务部控制财会人员。
  
  一举一动的定量定性痕迹信息,是一切决策的关键所在。
  
  一举一动!一举一动!
  军事上,若知敌人的一举一动和自己的几斤几两,就能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上讲。
  在产品生产上,观察用户的一举一动,比倾听他们的声音,更有价值。Facebook创始人马扎君说。
  而在组织内,组织一举一动的信息公开,就是“裸”责。
  
  

  
  2008年金融危机后,(华尔街)的T3唯实公司将他们的交易信息彻底公开,在T3唯实的网站上不仅能看到他们的股市分析报告,而且像直播的体育比赛一样,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可以实时地看到和听到T3唯实每一位交易员的交易活动和交易业绩。
  T3唯实这样的做法意味着向传统上隐秘的交易方式告别,T3唯实公司的交易员们要用自己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与出色的交易业绩来引领一支全球金融团队,汇聚成千上万小投资者的力量与华尔街上的金融巨头们抗衡。
  
                                               ——纪录片《华尔街·资本不眠》
  
  上面这个出现在这家T3唯实公司的自我暴露,程度上已经接近我所说的“裸责”的内容——把组织行为细致公开。
  但这种视频直播,对NPO并非是最优问责办法,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呈现只有当下,没有将巨量的视频信息沉淀加工成结论信息。另外成本也是一个问题。
  
信息技术如何造就“裸责”?

 

  业务分析软件可以帮助您从几乎任何来源的数据中获取无与伦比的深度分析和质量卓越的洞察—真正的 360°全方位视图。SPSS 是预测分析技术的领军者—它是先进分析技术的成熟组合,可迅速向相关人员提供行动建议。预测分析技术提供的随需应变的洞察帮助您更加透彻地了解每种业务状况,精确地预测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未来绩效,并为决策者提供采取有效行动所需的信息。如何从巨量的信息中发掘出智慧,帮助决策。
  
                                                                                         ——IBM《引领未来,提高绩效》
  
  上面这是IBM为企业定制的,以分析用户行为、给出建议为主要目的的软件服务。
  
  那么设计一款软件,将公益组织员工的行为输入电脑,分析一下,公众、社会、政府监管部门或者第三方评估,得到这个公益组织的钱怎么花的,效率高不高,有没有干坏事、错事。
  可不可能分析出这样的结论呢?我看有可能!
  “裸责”有可能!
  
  只是……
  
       组织行为的一举一动如何让电脑知道?


  如果发票、超市小票都能做成电子票证,电脑就能知道组织每一个人每一笔交易信息,以及这种交易信息背后的时间、地点、物品、性价比。这就是电子票证。
  物联网会实现吗?反正全世界大国都卯着劲发力呢。人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能实现电子信息化,公车的每一次私用、公款的每一次吃喝都能知道得彻底明白。
  
  信息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裸责”。我有点不太担心未来的问责问题,开始担心问责过度的隐私问题。
  

结论(最后喊几句口号):
  
  企业有商业秘密因为有竞争对手,政府有国家秘密因为敌人虎视眈眈。
  
  公益组织应该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公共利益放在阳光下,不需要遮羞布。秘密越多的组织,离公益就越远。
  
  信息技术发展神速,“裸责”技术没有难题。
  
  公益组织欢迎“裸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