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慈善事业探寻自身发展路径

2013-08-26 09:41:51      来源:

       着「社会企业」这个名词慢慢地进入台湾社会,趋势也慢慢浮现:一、农业相关的社会企业成为主流;二、愈来愈多的年轻世代成为社会企业创业重要力量;三、许多社会企业展现了台湾特有的中小企业家精神,正在重塑本地社会服务与商业市场样貌。

  尽管早在197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就在家乡孟加拉成立了「乡村银行」(Grameen Bank),成功在全球点燃「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的观念火种;然而,在台湾,人们对社会企业的认识仍非常浅薄。

  2007年8月,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与知名作家王文华共同创立了「若水国际」,宣布要投资社会企业,引发社会共鸣,一年之内涌进212个社会企业提案,是社会企业的概念为台湾社会认识的重要起点。

  「什么是社会企业?」首先,社会企业往往因为社会弱势需求,或是某一种理念而成立,与一般企业是因为市场需求成立的动机大不相同;其次,由于成立的宗旨是为了社会价值,而非获利,所以经营的形态上经常不追求「规模」、「成长」以及「效率」。这些与传统企业不同的做法,让一般大众不是那么理解社会企业。

  时至2013年,尽管「迄今人们对于社会企业仍有很多的误解,」台湾社会企业创新创业学会祕书长、辅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哲生表示;然而,台湾社会企业已然与五年之前有很大不同。

  台湾第一个研究社会企业的学术社团「台湾社会企业创新创业学会」在这四年之间,累积了超过四十个研究个案,社会企业样貌已然非常多元。这些本地的社会企业,展现了与其他地方什么不同的特色?

  趋势1 农业相关社会企业成主流

  分析辅仁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以及「社企流」这两个社会企业最主要的学术与媒体资讯平台,会发现与农业相关的在地个案超过半数,为台湾社会企业的主流。

  与农业相关的社会企业,不只是数量最多,还连结成了完整的产销价值链网络,例如,有「光塬社会企业」帮助原住民建构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有机产销体系;有「喜愿共合国」将弱势就业与粮食在地自主两个价值理念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设立烘焙坊帮助喜憨儿,一方面结合小农成立合作社种小麦,提供烘焙坊使用;有「上下游新闻市集」,一方面办媒体探讨农业、食物与环境相关的议题,另一方面也成立网路市集;另外,还有「里仁」等有机通路,直接面对消费者。

  为什么与农业相关的社会企业创业数量最多?「社会企业因为社会问题存在,社会企业愈多的领域表示问题愈多,」胡哲生解读台湾许多社会企业集中在与农业相关领域的现象。

  「光原社会企业」是一个代表案例。2006年,从事社工超过二十年的陈雅祯发现,留在原乡的原住民不是「因为有土地却没有耕种,不然就是有种植却无法销售」、「通路、资金、技术统统是别人的……」,决定为原住民的经济找出出路,陈雅祯与阿里山邹族人先是成立了「玛纳有机文化生活促进会」,开始推广阿里山乡的有机农作种植。接着,她与朋友王鹏超、李志强在2008年成立了「光原社会企业」,负责通路、行销与品牌。迄今,光原社会企业已建构出阿里山最大农业产销团体,成为全台湾第一个有机验证的塬住民地区。

  光原透过创新手法来运作:一、保证收购,加入「玛纳」的农友必须接受规范与辅导,依照有机的塬则生产,玛纳订定生产计画,光塬则保证公平订价收购;二、租地雇工,玛纳先承租土地,提供没有土地的农友收入来源;三、集体有机验证,将松散的个别农友组织起来,接受有机的认证,扫除没有能力或知识进入有机农业的障碍。因为团结力量大,在有了固定的产量之后,光塬开始有能力与末端通路谈判,也因为团结力量大,有资金可以投资农业升级转型,2011年,这个全台最大的原住民有机生产网络,总产量较前一年增加了35%,产值提高了4.45%。

  光原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从社会价值端看,对原住民的就业,以及因为小农无法掌握资讯与末端通路,一旦产销失调,只能贱卖农产的宿命,提出对应;而从市场面看,则提供了消费者对于安心食物的品牌选择。

  趋势2 年轻世代投入社会企业创业

  台湾社会企业第二个有趣的现象是年轻人的投入。根据辅仁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的调查,大约有15%的社会企业是由年轻人团队组成。

  台湾第一个社会企业网路资讯平台「社企流」就是例子。「28岁是我们团队最为年长的,就是我,」创办人林以涵笑着说。

  有感于台湾社会对于「社会企业」概念的陌生,林以涵与志工伙伴决定要提供一个资讯平台,在网路上提供社会企业个案与潮流的报导。

  成立不过两年,社企流这个年轻团队已拥有四十名志工,尽管分布在美国、英国与东南亚等不同国家,有的人只在科技工具上见过彼此,但组织分工有着网路虚拟团队弹性、高效与民主程度高的特性。

  社企流分工清楚。编辑团队负责报导、翻译,对稿件产出数量、审核,就像是成熟的媒体编辑部一样,有把关流程;而同时,也举办活动,以收入支持网路平台;这套运作规则,泰半经过内部讨论成型。「我们的『认真魔人』」(意指个性认真的工作者)很多,」林以涵笑说。

  Y世代之后的年轻人在社会企业领域上创业,因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又有比上一世代更强的国际经验,经常在理念上扮演先驱者的角色。

  2007年,台湾第一家取得国际公平贸易组织认证的特许商「生态绿」创立,创办人之一徐文彦曾经担任立委办公室主任,另一位创办人余文宛有外商与行销经理人的资歷,他们扮演的就是「公平贸易」(Fair Trade)概念的先驱,他们进口「公平贸易认证咖啡豆」,还与台湾农产体系结合,立志要成为在地公平贸易销售平台。

  「公平贸易」最初起源于国际上一股关怀贸易体系中被剥削者的社会运动,以农作为例,全球有70%农产量来自于小农,然而由于农业体系利益分配失衡,根据《香蕉战争与公平贸易》一书,「茶农只能拿到我们(消费者)付出茶包价格的1%,而咖啡农只能拿到我们买的咖啡售价的7%。」这股社会运动使得标示「不透过剥削获利,合理的分配利得给社区与生产者」理念的公平贸易商品应运产生。

  在英国,公平贸易商品的销售额已达20%,台湾目前不到市场1%。创业维艰,生态绿创业之初创办人甚至得靠信用卡週转,但现在,在创业四年后,已经站稳脚跟,两位创办人更成为相关领域意见领袖,「办座谈时都有年轻学生抢着要合照,」胡哲生表示。

  趋势3 非凡的中小企业精神

  由于社会企业不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採取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法。例如,在新北市叁重的「耕心莲苑」为辅助弱势儿童成立课辅中心,收费採取「随喜价」这种不追求稳定收益的做法;又例如,「多扶事业」提供身心障碍者交通接送与观光服务,但在业务项目的比重上,不会因为观光比较赚钱就多做,而是将营运能量放在弱势需求较大的接送业务上。

  虽然如此,台湾在地的社会企业在财务上非常务实,经常可以看到对损益平衡的追求。例如,上述的光塬社会企业在四年之内就损益平衡;另一个提供喜憨儿工作机会的「喜愿共合国」设立的麵包工作坊,在叁年内就损益平衡。

  喜愿共合国不接受捐款、不募款、不申请补助,在不牺牲受扶者需求的前提下,必须找出财务与营运的自主模式。

  以生产效率的问题为例,创办人施明煌的做法并不是採购自动化设备(因为设备反而可能减少工作机会),他发现,身心受限的工作者面对愈单纯的工作,愈能发挥工作效能,他靠着工业管理的经验,分析每位身心障碍者的工作能力,并将烘焙工作步骤拆解到极细,靠着仔细设计的工序,加上适当的辅具,喜愿的工作者可以自主完成进货、生产、销货流程。

  喜愿的经营模式非常简化,不设收银人员,消费者自主付款,「没有必要为了消费者一笔七百元网购订单不付款的风险,另外多请一个工读生,」施明煌在《我们的小幸福、小经济》社会企业个案报导中,解释他的经营理念。

  信誉是最大的挑战

  台湾走过观念推广期,社会企业开始有了多元面貌。有些甚至展现了不输一般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像是「里仁」已经是有机市场市佔率前五名的通路商,无论是通路数量或销售额都让市场第一、统一集团旗下有机通路品牌圣德科斯不敢轻忽。

  然而,台湾的社会企业现在只能算踏出了第一步,除了上述成功的案例,更多社会企业仍在挣扎,面对资金、人才,或是市场都有困难,也有管理能力再进化的挑战。然而,可以确定的是,社会企业的风潮势必重塑人们对于企业的刻板印象,改写商业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