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竞争战略

2013-08-12 10:32:02      来源:

       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近期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CEO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会把企业责任纳入其考量范围之内。

  这一调查结果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看来并不出乎意料。

  “今天的企业不再是把社会责任看做一个巨大的成本,也不会仅仅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手段来提高企业知名度或企业声誉。大部分企业都开始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其竞争战略。”

  在近日举办的首席责任官CSR公开课(第八期)暨2013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启动说明会上,芮萌得出了上述结论。

  企业为什么开始将社会责任视为竞争战略?这样做的范畴和意义有哪些?又有哪些力量促使企业这样选择?

  环境成本:企业利润的侵蚀者

  一家Fortune 500公司的CEO曾公开表示,环境成本对公司的价值损害已经达到了2亿欧元。毫无疑问,这仅仅是严峻的环境问题、居高不下的环境成本对企业影响的一个缩影。

  当增长10亿人口的时间从过去的123年迅速缩减至33年、14年甚至12年时,而大公司的生产方式还是沿袭传统的话,那么至少需要1.5个地球才能容纳如此众多的人口。

  有鉴于此,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行动和负责任投资原则部门在两年前共同发布了一项报告,对环境对企业的价值和企业对自然界的破坏这一外部成本进行了量化。报告显示,每一年由人类造成的环境成本高达6.6万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全球GDP的11%。

  其中大公司难辞其咎。全球最大的3000家上市公司所造成的环境成本就高达2.1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这一成本同时也极大地侵蚀了企业的利润。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BBC委托咨询公司Trucost对全球的水资源进行量化的计算。结果显示,如果水的价格要真实地体现其价值的话,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超过1/4的利润将会被消灭。农林牧户70%的利润将被消失,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利润减值也将达到60%和40%。

  而单就企业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简称EBITDA)一项指标来看,食品制造业的环境成本远远高于它的EBITDA,若是把环境的成本算作真实成本,该行业的盈利应该就会成为负值。

  芮萌在展示上述案例和数据时,在场的听众无不感到震惊,他已经习惯于这样的场景,在他看来,需要更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成本过高的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量化,使这一成本的缔造者公司们担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

  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Syntao Sustainability曾经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试图以此来反映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社会责任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职业健康和安全,第二到五分别是产品安全、劳动条件、商业道德和腐败欺诈,而和环保相关的废气、废水排放只能排在第六位。

  这与芮萌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谈到“幸福中国”时,芮萌表示,环保只占了幸福中国的很小一部分,幸福中国不等同于美丽中国,或者说幸福中国不只限于环保,更重要的还是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衡量幸福中国,就要看人们在国家中可以获取的基本福利,以及未来的成长机会,而这些都与一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关。”

  对企业而言,其价值往往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短期现金流的现值,另一部分则是终值的现值。后者的比重远远超过前者,并且更多的价值来自于后者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因此,一家企业要想实现股东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除了要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更多的精力还应放在可持续的长期利益上。

  “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就好比芝麻和西瓜。一个企业若想获得可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首先要发挥社会责任、取得短期跟长期的平衡,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后者才是企业价值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部分。”芮萌指出。

  胡萝卜与大棒

  传统的西方管理学者们倾向于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而今天学者们更关注的是,除了股东以外,生存在社会中的企业还存在着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比如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自然环境等等。

  相关方的利益和选择往往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莫大关系,而来自前者的监督和压力也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以企业高管薪酬为例,普华永道的相关研究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影响到高管的薪酬水平。在食品跟饮料行业中,相当一部分高管的浮动薪酬跟企业的环境可持续性相关。

  除此之外,咨询公司贝恩近期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员工选择雇主的时候,他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企业有没有减少污染排放等社会责任,慈善捐款等举动反而不是员工选择是否加入公司的重要因素。

  当然,对于社会责任关注度低的企业,市场会自主地起到鞭策作用。

  大棒首先来自机构投资者。

  芮萌认为,在全球可持续投资中,机构投资者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美国有11.3%的资产都是由可持续投资基金所拥有,在美上市的企业均要接受这些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和约束。而随着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参与管理基金,中国的上市公司也会更多地受到机构投资者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监督。

  政府在此间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破坏环境的污染物,很多成本甚至不可追溯。但现在全球也出现了一大趋势,即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要求企业对它所造成的污染承担责任。

  另外,媒体监督也会对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和声誉产生影响,而这对目前处于全球并购高峰期的中国企业尤其重要。

  “今天的企业会面临来自于不同方面的压力,压力来源包括股票市场、银行、政府、兼并对象,也包括消费者和媒体。这也迫使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停下来多思考,要把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竞争战略层面才是关键所在。”芮萌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