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国际NGO”:自主减贫新模式

2013-06-28 10:32:54      来源:




 

项目农技专家在给龙头村村民讲解脆冠梨种植技术

  今,在一天天变样的院坝田坎上,重庆万州区梨树乡农民已习惯了和老外轻松摆起发展“龙门阵”。

  就在一年前,“拜耳—中国扶贫项目”在此启动,这是拜耳公司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共同开展的社区主导型开发综合项目,覆盖万州梨树、恒河两乡4村1200农户。该项目不仅为乡亲送来503万元真金白银,更带来社区自主的可持续减贫发展机制。

  一年间,这块“试验田”上绽放出了怎样的花蕾?6月初,应中国环境记协之邀,记者赴重庆探访这一扶贫新模式。

  从决策到控制群众来定发展基金引燃致富火种

  只简单签个合同,梨树乡河马村农民李家全当天就借到5000元。随后,这个还住木头房的贫困户买进1只种羊、10只小羊。靠着项目从选种到疾病预防整套技术培训,如今他光小羊就能卖6000元。半年间,贷款增值近3000元。“我今年还要贷1万元再扩大规模。”6月17日,尝到甜头的李家全告诉记者。

  给李家全借款的是河马村“社区发展基金”,为拜耳万州关键项目之一。而谁能获贷,完全由村民组成的社区发展基金自主管理委员会提议、讨论并投票决定。河马村村支书李家奇说,去年12户贫困户贷款购买牲畜,今年5月除4户因羊未卖而按规定申请延期外,其余都如期还款。

  民议民定的社区发展基金正是整个项目最大亮点——社区自主型发展扶贫模式的生动注脚。四个村地处渝鄂交界,海拔900米以上,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医疗卫生条件差、生产便道不完善,主导产业和资金技术缺乏,贫困人口达1568人,扶贫任务艰巨,注定不能走寻常路。“要扶贫与开发结合,变授人以鱼为授之以渔”,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刘胜安表示,因此项目从“综合开发”入手,注重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多管齐下,让老百姓决定建设内容并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以社区和社区发展基金为驱动的可持续乡村扶贫模式。

  从被动受援到主动掌控命运,2012年7月,梨树乡龙头村开起社员大会,共同圈定先打破“吃水难”这个最大瓶颈。随后,他们选出项目村级管理组织,再敲定实施小组、监测小组等社区组织,村民义务投劳。9月,1700米水管遍布山乡,村民许国忠不再跑个把小时山路挑水,在家拧开水龙头就能吃到清澈干净的自来水。

  以前只有根锈单杠的村小有了能看世界的电脑教室,村卫生站诊治条件好起来了,道路上跑着欢快的汽车,红桔病虫防治也不怕了……通过将决策权和控制权交给社区和农户,项目的不断实施让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大到生产道小到厕所改善,各个环节都是群众说了算。”万州区扶贫办副主任付英凡表示,这增加了群众脱贫积极性,还让所建项目更符合百姓需求。

  从自上而下到各方协作四方共唱减贫发展新戏

  对“公私合营”扶贫模式的探索,无疑是拜耳万州项目另一个亮点。

  刘胜安表示,随着我国绝对贫困发生率降低,政府扶贫的投入产出边际效益越来越低,也一直想探索与企业直接合作的“公私合营”扶贫模式,利用企业的市场、资金、技术等优势,有效帮助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于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通力协作,开始在万州项目这块“试验田”耕耘希望。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德友汉表示,拜耳注重立体干预,正利用自身在作物科学、医药保健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农户共建农业示范区,帮助提高作物产量;通过改进卫生设施和健康培训,提高农民健康及环保意识;通过社区驱动及培训,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

  而为提高实施透明度和效率,项目又在重庆首次引入有着丰富执行经验的知名国际NGO(非政府组织)——“互满爱人与人”,3名该组织人员常年驻点工作。“我们现场参与并监督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帮助当地群众提高自我发展管理能力。”6月5日,该组织驻点负责人盛霞告诉记者。

  刘胜安表示,拜耳万州项目周期拟定为三年,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旗舰式、具有借鉴意义并可推广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