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雅克从周一到周五都在忙碌 地工作着。应时尚杂志的委托,他辗转 在米兰、巴黎和纽约之间—不停地寻找 着最漂亮的女孩、最独特的时装设计以 及最完美的灯光。人们知道他工作的价 值,付给了他高额报酬,一小时500欧 元。“就和律师一样多,”他在同事面前 吹嘘着,“但是我能欣赏到的可比一个 律师要好很多。”
雅克的生活令人羡慕,但最近他开 始有了更多的思考,似乎他与时尚界有 了些隔阂。这个行业的自私自利让他厌 恶,有时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渴 望做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他想变得无 私,能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做些贡 献,哪怕是很小的贡献。
一天,雅克的手机响起,是他的小 学同学帕里克打来的,现在帕克里是地 方鸟类保护协会的主席。帕里克 说:“这个周六是我们每年一次的鸟舍 日。我们找志愿者来帮忙,为濒危鸟类 制作特殊的鸟舍,然后放到树林里去。 我们周六早上8点集合,午后应该就可 以完成。”
雅克该如何回答?如果他“使世界 变得更美好”的愿望是认真的,那他的 正确选择是拒绝这一请求。理由是:雅 克每小时能挣500欧元,木匠每小时能 挣50欧元。明智的做法是雅克多做一 个小时的摄影工作,然后雇一个专业的 木匠,让木匠工作6小时来制作比雅克 亲手制作的质量好很多的鸟舍,然后雅 克可以将剩下的200欧元捐献给鸟类保 护协会(我们暂且不考虑交税的问 题)。这样一来,比起亲自动手,雅克 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做了更多的贡 献。
但雅克答应去亲手制作鸟舍的可能 性是很高的。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 为“志愿者的愚蠢”。这种现象很普遍, 例如在德国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无偿工 作。不应该去做志愿者还有另外一个原 因:如果雅克自己制作鸟舍而没有雇用 一位木匠,他就夺走了一名木匠的工作 —这肯定不会对“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做 出贡献。
这里我们就碰上了利他主义中的一 个棘手问题:存在完全的无私吗?不是 志愿工作与个人利益无关吗?德国联邦 政府所谓的志愿者调查清楚地表明:志 愿者最强烈的动机是共同塑造社会的民 主诉求,其次是与社会接触、从中得到 乐趣、获得新的经验等等。这不是无私 忘我,相反严格地讲,每个在志愿工作 中能获得满足感的人,都不是纯粹的利 他主义者。
我们已经看到:在本职工作上付出 更多,然后捐赠一部分钱是雅克能提供 的最有效的帮助。只有当他可以利用自 己的专业知识时,志愿工作才是有意义 的。如果鸟类协会要制作比如附上照片 的捐赠信,而照片只能由顶级摄影师完 成,那雅克既可以自己拍摄照片,也可 以额外工作1小时,将钱捐赠给鸟类保 护协会,让他们去雇用一个顶级摄影 师。
如果雅克同意去制作鸟舍,那他就 很愚蠢吗?也不一定。对于“志愿者的 愚蠢”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真正的名 人。如果是博诺•沃克斯、凯特•温斯莱 特或者马克•扎克伯格拍了照片,展示 他们如何制作鸟舍,清洁有油污的河 滩,或是营救地震受难者,那么这是拥 有很大影响力的无偿的宣传。雅克必须 清醒地判断,他是不是个名人。这也同 样适用于你和我:只要大街上的人不是 频频地转过身来注视你,那么你就不应 该去参加志愿活动,而是去捐一些钱。
本文选自《明智行动的艺术》
《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点评: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这篇文章是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切换到体验经济时代,就有破绽了。 迷恋分工的效能,会忽略以下事实——1,内在收益。比如养育孩子,所有人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业余的,但是乐在其 中。 2,跨界创新。没有“外行”的搀和,“内 行”的创新就会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