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萤火虫计划: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三问三答

2013-07-26 15:37:01      来源:
     对于民间公益组织来说,要做什么、为了什么、如何走得更远,是最重要的三个问题。
  福建“萤火虫计划”,这家走过了八年风雨的民间公益组织,最初只有7名志愿者,现在常驻义工七八十人。八年来,他们捐赠书籍4000余册,组织下乡走访贫困生活动百余次、下乡动手科普活动近40余次,每年组织乡村学生科普夏令营,与40多所乡村中小学合作,为上千名山区儿童送去关爱和知识。
  走在这条路上,上述三个问题是必答题。
  要做什么?
  许多人做公益都始于一丝善念,“萤火虫计划”也不例外。
  “没有亲眼看到,你无法想象山区孩子有多贫困。有的孩子家里连门都没有,要从别人家的后门进出;有的孩子家在孤零零的山坡上,屋子里不通水不通电,打水要到好几里外。”资深义工“老大姐”数次走访山村,被深深震撼。
  因为被贫困山区渴望读书的孩子所感动,7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萤火虫计划”,为山村孩子捐资助学。
  创业之初,百般艰难,人少钱少事多。为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志愿者一趟趟到贫困生家庭走访,将资料整理发布在“萤火虫(助学)计划网”上。
  “这份真实是对受助者、资助者的负责,也是对我们团队信誉的负责。”“老大姐”说。
  八年来,他们坚持每两周下乡走访一次。在持续的走访中,他们发现了贫困之外的新问题。
  山区孩子在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城市孩子差距很大,更不用说英语、科学知识了。在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义工的倡议下,“萤火虫计划”成立了英语小组,召集一批专业志愿者为孩子补课。
  “从此,我们的想法变了。捐款也许可以解决就学问题,但要真正帮助孩子,学业‘扶贫’更重要。”“老大姐”说。
  英语小组成立半年多后,因为项目负责人工作变动离开福州而终止。这引起了“萤火虫计划”内部关于项目持续性的讨论。大家认为,目前人才紧缺,英语等科目专业性太强,持续性不能保证。而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只有可持续的项目才能为他们带来根本的改变。
  经过分析论证,他们成立了科普小组。因为在核心义工中,理工科背景的人较多,专业人才可以保证。另外,每次辅导完课程,老义工都会将教案做成浅显易懂的课件,新义工容易接棒。
  科普小组已经运转四年多。他们带孩子参观省城的科技馆,带着“科普大篷车”下乡。
  “很多人认为,助学效果应该立竿见影。但我们的立足点在于为孩子的未来多搭一座桥。”资深义工“断竹”说。
  然而,“萤火虫计划”并没有止步于基本素质的助学。2009年开始,他们联系科技职业技术学校,为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初中生找到一条现实的求学就业路。“他们三年学费全免,学有一技之长,毕业后就业率接近百分之百。这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一个家庭脱贫。”“老大姐”说。
  从单纯捐资助学,到关注孩子的学业和精神生活,再到规划孩子的未来,“萤火虫计划”走出了一条专业的助学路。
  “公益组织应该像专科医生,在某个领域做到专、精、细,提供尽可能好的帮助。”“老大姐”说。
  为了什么?
  被改变的不只是孩子,许多义工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平台。
  网友“仙”曾是典型的技术宅男,沉默寡言,对许多事提不起热情来。参加“萤火虫计划”后,他担任科普项目负责人,成了孩子们最欢迎的义工之一。半年后,他剪掉了长发,看上去一身充满了正能量。
  他这样阐释团队的魅力:“这里的伙伴都用网名称呼,不管你在现实中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员,在这里人人平等。如果你想多干活,就去竞选理事。”
  “萤火虫计划”的组织架构分成普通义工、核心义工、理事会。理事由所有义工投票推举,大事由理事会讨论决定。每名理事轮值一个月,当月财务统计、召集义工、活动策划、论坛发布等大事小事,理事都要过目。
  “在公益团队里当理事,从人际交往到统筹、策划,方方面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许多年轻人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资深义工“改锥”说。
  这种自利,在“老大姐”等资深成员看来,还包含着“快乐做公益”的内涵。做公益会遭遇很多困难,贫困山区一般很偏僻,山高路远,助学义工们常常要在山路上颠簸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一部分人望而却步,最终留下的人都学会了在付出中收获精神的富足。
  在“萤火虫计划”书信组,收藏着千余封孩子的来信。这些来信记录着孩子们的困惑、成长和感恩,老义工们珍视它,就像重视自己辛苦积攒起来的财富。新义工们翻翻这些信,就有了前行的动力。
  在每次义工大会上,“老大姐”等老义工都会告诉大家,一定要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后,用闲暇时间做公益,以快乐心做公益。有一种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当你感到自己在进步时,那就说明你帮助孩子时确实是尽心尽力。
  如何走得更远?
  公益组织是非盈利性机构,但也要有经费。“大多数公众并没有想到公益组织要有管理费,我们自己最初也没想到这点。”“老大姐”说。
  没有办公场所,义工就利用自己的人脉寻找,租金由理事平摊。下乡探访,车费、餐费AA制自付。
  随着组织的壮大和助学的深入,一年多后,他们感到吃力。
  “举办夏令营和科普活动,车费、住宿费、餐费,都是很大一笔,总让义工来分摊,终究不是办法。”“断竹”说。
  捐助人的每笔款项都要亲手送到孩子手上,这是“萤火虫计划”一开始就确立的原则。经过义工大会讨论,他们决定由常驻义工每人每年交一笔义工费,用于组织的日常运转。
  另外,由义工自发捐赠物品、自发认购的拍卖大会也成为财务来源。这些资金在“萤火虫计划”的网站公示后,成为第二年的主要经费。
  “在现有的助学规模下,这些钱只能勉强保证运转。一旦助学人数增多,活动规模扩大,这些钱就不够了。”“老大姐”说。
  今年,正荣公益启动了支援公益组织的“桥畔计划”,“萤火虫计划”获得了5万元的经费。“这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我们可以聘请专员负责办公事务,义工们就能腾出手来去组织活动。”“改锥”说。
  未来,他们希望把夏令营品牌推广到全省,让所有的乡村贫困孩子在暑期拥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精彩。如果政府或企业能购买服务,他们将会在专业化和品牌化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