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公益捐赠应该向“需要捐赠”转型

2015-12-01 09:13:14      来源:


禄永峰

    应对公益捐赠,人们素有“来者不拒”挥出捐赠方的设想初衷,就稀里糊涂地接收了如此捐赠。这在极大程度上跟捐赠方“一厢情愿”式的捐赠相关,把受赠方陷入两难境地——与其弃之,不如勉强用之,多少具有逆来顺受之嫌。

    这样的荒谬现象在公益界并不在少数。但从捐赠者自身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否认做图书捐图书、做药品的捐药品、做服装的捐服装的事实存在。这种大量事实的重复叠加,给人的感觉是,捐赠者到底是在做公益慈善还是在清除仓库,对此姑且不妄下结论。其实,对于每一个深怀善心的人而言,宁可相信捐赠者的善意行为,也不怀疑其醉翁之意不在捐赠的低劣用意。

    但无须回避,社会“捐赠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公益界一种现象。这种捐赠不仅体现在日常捐赠,在突发事件捐赠中,同样面临如此问题。一方面是捐赠者“一厢情愿”的捐赠,另一方面是“无用”公益资源“堆积如山”,面对如此“集中”和“闲置”的捐赠资源,究竟如何疏导,给公益捐赠开辟一些善意的“出口”?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可见变卖是目前解决问题一种最好办法,这样一来,把捐赠品变成现金从而转化成必需品,完全解决了捐赠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最终通过变卖捐赠品的实际价值而发挥应有的公益价值。当然,在变卖超过实际需要的捐赠品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推行引导型捐赠方式,让捐赠者走出“我有什么就捐赠什么”的怪圈,使公益捐赠者的善行积极向服务、权益等“需要捐赠”的多元形式演变。

                                                                                                                                                                                                                                                                                                           作者(禄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