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如何激励民众参与慈善事业

2015-10-21 09:07:02      来源: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中国古代,以先秦时期儒家“仁爱”、道家“积德”、墨家“兼爱”等古朴的慈善思想为渊源,曾发展出了邻里互助、富人济贫以及名门望族出资收容鳏寡孤独者等朴素的慈善行为。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力量和较为完备的慈善体系。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81年7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中国才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公益慈善团体。由于起步晚且发展基础薄弱,中国慈善资源的开发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也严重制约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美国激励民众参与慈善的经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在世界各国中常年处于捐赠数额的首位,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动员民众参与慈善活动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激励民众参与慈善,首先要激励民众慈善捐赠的热情。美国社会庞大的慈善捐赠数额,与美国数目众多的劝募机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据统计,2010年美国有150多万家非营利机构,其中有95万多家为可以向社会公开募款的公共慈善组织。

  良好的资金筹集必须以合理的行动原则和劝募措施为指导。美国慈善组织“联合之路”为资金筹集总结出三个指导性标准,即立足社区、发动社区资源,培育、维护捐赠客户,以及遵守自愿、守信、公开的原则。除了科学的指导原则之外,美国的慈善组织还形成了一系列组织募款的合理措施,即: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捐赠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可行的募款目标和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捐款群体,采用不同的募捐方式;回馈与激励——感谢、表扬捐赠者和捐赠单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慈善组织特别注意市场调查,并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制定劝募方案,进而达到增加募款数额的目的。

  美国慈善募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层组织联合起来,深入工作场所进行联合募捐。不论是各种企业、政府部门、学校、医院还是NGO本身,都成为募集善款的重要场所。美国慈善组织在工作场所开展联合劝募时,会制定完善的劝募计划,并邀请企业员工组成志愿者工作队伍,共同参与劝募活动。除此以外,不同的慈善组织还会把本组织的慈善项目集成到一张认捐卡上,供员工自主选择捐款对象。

  激励民众参与慈善,还要激发民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招募志愿者时,美国慈善组织会准确描述志愿工作的性质、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和意义,志愿者工作的责任和具体要求等。美国的慈善组织还会为志愿者发放《志愿者手册》《领导技巧》等教材,让志愿者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志愿者组织活动。这种看似繁琐的志愿者招募程序,保证了志愿活动的专业性。

  在美国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作用也绝不限于提供志愿服务。在为数众多的慈善组织中,由志愿者组成的理事会都是组织的领导决策机构。通过参与理事会,志愿者可以参加慈善组织的决策制定、人事任命,并可对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一制度使志愿者真正成为慈善组织的主人,保障了志愿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使志愿者对所处的慈善组织产生了更强的归属感。

  激励我国民众参与慈善的建议

  基于中国国内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与美国动员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经验,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激励民众参与慈善事业应遵循以下几点。

  引导非营利组织成为激励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非营利组织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工作模式灵活、透明度高等优点,因而在动员民众参与慈善事业上就更有优越性。要使非营利组织成为中坚力量,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放宽非营利组织注册、组织和活动的标准,鼓励更多的非营利组织成立并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同时,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地避免对非营利组织具体工作的干预,而是鼓励非营利组织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还应特别避免将非营利组织募集的民间慈善资源纳入政府财政的范畴。

  发挥社区在激励民众参与慈善事业中的基础作用。社区是动员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基础单位。一方面,要注重发现、联络社区内潜在的捐赠个人、组织、企业等,必要时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劝募,并做好后续的回馈、感谢工作,以维持社区内的捐赠来源。另一方面,决不能将工作范围仅仅局限在募得善款,而是要与社区内成员分享社区发展的愿景,动员其参与社区事务,培养社区主人意识。只有这

  样,社区成员才能真正热心、积极地投入到社区公益事业中。

  在慈善捐赠中坚持自愿、守信、公开的原则。首先,坚持自愿意味着保障捐赠者自主选择的权利。其次,坚持守信可以为募款方确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必须杜绝善款的挪用贪污、捐赠行为的利益交换等丑恶行为,坚持机构的信誉,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较为稳定的捐赠来源。最后,坚持公开可以保证捐赠者的知情权。公开透明的募款渠道和资金使用方式可以为募款方赢得公众的信任。

  开展“市场营销”,实施有针对性的劝募方案。开展市场营销,意味着必须打破将营销仅仅视为企业行为这一传统观念。必须实施强市场策略,使用市场动员技术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慈善捐赠中来。应当让更多的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以其贴近大众的工作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并开展营销,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打开腰包。

  打破传统的劝募方式,进驻工作场所开展募捐。进驻工作场所开展募捐,要求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等不同的主体开展密切合作。政府应当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捐赠人的权利,特别是所捐款项能享受的免税待遇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也要尽量放宽募捐活动的审批尺度,支持非营利组织和企业联合开展工作场所劝募。作为非营利组织,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单位(主要是企业)制定细致的劝募方案,为员工提供可供选择的慈善项目,并将项目运行状况明确告知员工。

  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政府和慈善组织应着力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水平。在志愿者招募阶段,必须向志愿者详细通报志愿工作的性质、目标、意义,还要让志愿者明确其在志愿工作中的责任和具体要求。在志愿服务开展前,应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使志愿者能真正达到提供良好的志愿服务的标准。在志愿服务结束后,要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志愿者。此外,政府和慈善组织还应及时向志愿者回馈志愿服务的效果,并对表现良好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鼓励。

  保障志愿者在慈善组织中的知情权与决策权。为此,中国的慈善组织应逐步改变传统的志愿服务模式,避免志愿者盲目、被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状况发生。在慈善组织中,经常参与其活动的志愿者应逐步参与到组织的运行和决策中来。当组织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商讨时,应将志愿者纳入讨论的范畴,听取志愿者对组织发展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的决策。在组织的人事任命和变更方面,同样应当听取志愿者的意见,使组织遴选的人员符合大家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