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自媒体时代虚假公益信息如何鉴别?学学这几招

2015-08-18 10:42:08      来源:

      最近,不少市民的朋友圈都被一条公益信息刷屏了,信息中称有百张幼儿园午休用小床要赠送,并留下了联系电话。《洛阳晚报》记者核实后发现,这条信息为虚假信息,警方称此类信息可能涉嫌诈骗。自媒体时代,转发公益信息十分常见,如何识别信息真伪?资深公益人士教您几招。

记者核实送床是假,我市并无“心晴义工队”

昨日,热心市民彭先生将朋友圈中的一条“公益信息”发给《洛阳晚报》记者,希望帮忙寻找需要者。

“现有幼儿园午休用小床100张,用过几年的滑梯一部,如有边远地区条件差的地方需要,将赠送!请联系132××××6121。请帮忙扩散,感恩!心晴义工队。”

彭先生说,这条信息最近被多名朋友转发,今天又看到,应该是还未找到需要者。《洛阳晚报》记者拨打了该信息中的电话,归属地显示“广东中山”,且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我们联系了多名转发该消息的市民核实信息真伪,市民大多表示,觉得是做公益的好事就随手转了,自己也不清楚内容是不是真的。

之后,记者通过百度引擎搜索发现,这条信息大量出现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论坛和网友微博中,包括成都、淄博、泉州、西宁等十余个城市的大量网友都转发了这条消息。消息内容一样,但后缀的手机号码多有不同,逐一拨打后,这些号码要么是空号,要么无法接通,没有一个有人接听。

此外,经民政部门核实,我市也没有“心晴义工队”这个公益组织。

警方提醒该信息或涉嫌诈骗

此前,曾有外地媒体报道,该条公益信息为虚假信息,涉嫌诈骗。

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负责信息诈骗案件的民警核实,目前我市暂未发现因该信息造成市民财物损失的案件,但市民在不能确认此类信息真伪之前,最好不扩散、不转发。此前,也有多种类似的虚假信息,如:

“现有宾馆装修退下来的床、床垫、被褥、枕头等50多套。可免费提供给需要的敬老院或贫困户,请致电:185××××1977,热爱公益的朋友们转发下。”

“请帮忙转发一下,市三中的学生,叫谢××,13岁,消失几天了,他爸爸号码132××××6970,爱心接力!”

“紧急接力:急需Rh阴性O型血救命!请转发,扩散出去!救助医院医生电话132××××6587。”

民警介绍,此类信息中有不少是假借公益之名求转发量的“坑钱”信息。信息中留的联系电话,可能是吸费电话,市民如拨打,可能被扣高额的通话费;也可能对方说要送的物品是免费的,但需要先汇运费过来,借此骗钱。

民警提醒,市民如遇到类似信息,可以点开信息下面留言看一看,或私信和发信息的人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后再转发,以免因转发、传播虚假信息受到法律处罚或误导他人受骗。不核实就转发,不仅帮了骗子,还可能让更多人上当受骗,自己反而帮了倒忙。

遇到公益求助信息,如何辨别真假?我市一些长期从事公益活动的人士给出了建议:

1.正规的公益求助信息,一般会有较为完整的时间、地点、事件、联系方式、反馈方式,甚至还会有监督方式,虚假公益信息一般信息完整度不高;

2.可复制相关信息或电话号码到搜索引擎中查询,一些网站能鉴别出虚假信息和诈骗号码,另外可能已有媒体或官方曾经辟过谣;

3.一些本地的求助信息,涉及的联系电话却是外省的,要特别小心。一般来说,若爱心人士想捐赠床等笨重物品,考虑到路程、运费等问题,会就近联系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