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益”到“职业”,再到“经理人”,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非职业到职业化地发展历程,这三个层次不断地演变,组成了一曲公益“三重奏”。
公益是有层次的。如果把“公益职业经理人”这个称号拆分开来,就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这种层次。
首先“公益”二字,大部分人对公益的理解就是“做好事”、“不收费”、“学雷锋”、“当志愿者”。这是一种较为浅显的解读,但同时也确实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正因为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度,无论是谁,只要有一颗想帮助人的初发心,就都可以去做些公益的事情。比如可以成为志愿者,去支教、去救灾,也可以捐献财物,甚至于转发一条助人的微博,也是在做公益。
当公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时,“职业”二字就理所当然地跃进人们的视野。公益也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当然可以!在四川,地震之后许多NGO的涌入,让人们认识到公益的事情也可以职业化地去做。在上海,数家大规模社工机构的出现,让上千名青年人走上了社会工作这个岗位。
随着政府对于社会组织注册的放开,越来越多的草根机构注册成立,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批又一批的公益从业者。他们在机构中领取工资、缴纳保险。他们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积累专业。公益俨然成为了一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离不开的,就是“职业化”的公益人。
谁来带领职业公益人?在机构的初创期,当然是机构的创始人,他们雄心勃勃,又悲天悯人,被称为“社会创业家”。然而,当机构快速发展时,持续良好地运作一个社会组织,需要的就不仅是激情。业内有些机构被称为“小老树”,就是指创始人的个人能力制约了机构的发展,导致机构运作了很多年,却一直“长不大”。因此,“经理人”这个身份便孕育而生了。“经理人”们不是机构的创立者,却是机构的有效管理者,带领团队完成机构的使命和愿景。
在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数量超过1200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4%,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超过50万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未来三年社会组织数量将大幅上涨,而“公益职业经理人”在公众眼中的面貌是各有千秋。就《社会创业家》杂志提出的有关“公益职业经理人”的问题,7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人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仁品视障创始人:王臻
银行白领:汪洋
屋里厢传播经理:韩丽蓉
对外汉语教师:崔文君
大学学生:刘露
心理咨询师:申屠霏霏
大学学生:冯志杰
社会创业家:你对于公益组织有多少了解?
王臻:公益组织范围很大,公益组织有自己的使命愿景、组织架构,还有很多项目。
汪洋:了解不多,对这个圈子很模糊,只是感觉公益组织应该是很美好的。
崔文君:这些机构都是不能营利的。
刘露:仅知道公益组织的职责就是从事公益活动,但对其具体职责不甚了解。
冯志杰:我对公益组织的了解并不多,主要就是知道公益组织是为了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贫困人群,并且是不求利益,更多出于人道主义或者出于爱心的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可能更多的是一些非政府组织吧。
社会创业家:你认为公益组织需不需要职业经理人?
王臻:起初公益组织养不起职业经理人,但随着机构的发展,是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因为公益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瓶颈,靠创始人会很难突破。
汪洋:需要。公益组织也是社会的一部分,需要遵守社会上的规则,职业经理人就是按规则做事的。此外,公益人士往往比较感性,而职业经理人比较理性,感性和理性的交织才能让组织更有活力。
崔文君:公益组织既然叫组织,那么就是一个集合体,有集体的地方,就应该有必要的组织架构,所以职业经理人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刘露:需要。NGO要借鉴企业运作的模式,职业经理人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点。现在很多公益组织只有理念,也有钱,但根本不知道怎么花这笔钱。从长期来看,没有具体的制度运作,光靠理念是不能长久留住人才,也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
申屠霏霏:需要。目前公益机构以提供服务为主,机构中也以社工为主,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进行机构层面的项目管理,资源拓展等工作,而这些内容对于机构项目的开展,项目质量的把控,资源整合、机构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冯志杰:也许需要吧。职业经理人能够很好的组织领导团队。
韩丽蓉:公益组织要运营好,公益项目要运作好,这难度并不亚于一个公司,当然需要专业人士.
社会创业家:谈谈你心目中的公益职业经理人。
王臻:要有相关的阅历,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其实和商业领域的职业经理人差不多,但使命和愿景会更强。
汪洋:对公益有高度的认同感,其次是专业。其他的一时也想不到。
崔文君:跟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样。
刘露:有市场、公关、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并且掌握一套科学管理的知识和能力素质。
申屠霏霏:可以没有专业的社工知识,但是要了解产品、项目等的运作,了解公益行业的动态及情况。要具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公关宣传能力,团队管理能力,项目拓展能力,同时还应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冯志杰:有组织能力,有比较丰富的公益活动经历,有比较强的亲和力,最好是对各种被帮助的人群有比较多了解和接触的人。
韩丽蓉:一个成熟的公益组织职业经理人要擅长培养人,知人善用,具有市场眼光,不仅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还要想着影响更多人把事情做好!
社会创业家:你是否会选择成为公益职业经理人?
王臻:我非常渴望为别人打工,至少很多问题对我而言能轻松一些。如果有机会,我是愿意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但是考虑到我的视力不好,也只能考虑在视障的公益组织里做吧。
汪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会考虑。因为这是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地方,可以提供一个施展爱心和才华的舞台。
崔文君:会考虑,我想这应该比企业里的更有挑战性。除了要维持组织的收支平衡,还要实现组织的社会效益和使命愿景,很难!很有挑战!
刘露:这需要考虑到公益组织本身提供的工资以及其理念模式,不能一概而论。
申屠霏霏:正在往公益职业经理人的目标努力。
冯志杰:不会考虑吧,因为我的组织能力比较差,可能更适合在一个有着优秀领导力的组织者手下工作。
韩丽蓉:与其说成为一个公益职业经理人,我更期望成为见证和推动公益职业经理人这一职业蓬勃发展起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