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12月被称作感恩季(Season of Giving)。美国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Gallup)每年都会调查老百姓的圣诞节预算。今年的调查结果是:九成老百姓都会准备些钱买礼物,五成以上的人会准备相当于3、5千块人民币的过节预算。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老百姓手头最阔绰的一年。
对于公益组织来说,12月也是募款的高峰期。比方说,最近各大超市、商场门前,都能看到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的志愿者站在红色的募款桶旁边,摇着小铃铛吸引大家的注意。有不少人把买东西找的钱塞进桶里。各种立在街头的旧衣物收集箱也是被塞的满满的。公益组织开的二手用品商店门口,经常有人放下大包小包的捐赠物品。
除了这种偶尔的街头捐款捐物,有计划的捐赠当然才是主流。那么,美国人一般怎么选择公益组织来捐款呢?
首先,他们会从亲朋好友那里收集信息,看看别人之前给哪个机构捐过钱,感觉怎么样。然后,就是自己上网收集信息。一方面访问亲朋好友提到的机构的网站,看看他们的年报、IRS 990表格、独立审计情况等等。年报就是该组织的工作总结;IRS 900表格是所有年收入在2万5千美元以上的公益组织都必须提交给美国IRS(国内收入署)的年检表格;独立审计是指有些公益组织会找会计公司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到Guidestar、Give.org、Charitywatch.org、Charity Navigator或者Social Impact Exchange等网站看看公益组织的排名以及详细介绍。Guidestar是一个公益黄页,等找到几乎所有美国公益组织的介绍、联系方式等信息,也可以下载所有机构的IRS 900表格。Give.org是由美国公益信息署和美国商业促进局委员会出资设立慧施联盟(Wise Giving Alliance),由慧施联盟来运作的。慧施联盟会对各个组织进行评估,然后把评估意见放在这个网站上,供捐赠者参考。Charitywatch.org 是美国慈善事业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ilanthropy)的网站。Charity Navigator号称是美国最大的慈善评级机构。Social Impact Exchange的主要产品就是S&I 100,是一个公益100强的排名,现在主要关注教育、扶贫、青少年、健康领域。
此外,他们还会考虑这么几个问题:这个组织是做什么呢?教育、扶贫、环保等等。大多人都会有一个初步意向,想捐给某一领域的组织。其次,就是考虑这个组织是本地的还是国际组织。之前我在《怎么看“外来的和尚”》这期专栏中就提到过,美国人会特别区分本地组织和国际组织。有人就希望捐给本地的教会、收容所等,有的人想捐给救助非洲儿童、拯救北极熊等等的国际性组织。继而就是看捐款方式,是收钱、收物还是收志愿者。在这个阶段,美国人一般会打电话去问,问得很详细,有了电话交流之后会让他们觉得更放心。同时,他们也关心捐款能不能减税。其实在我国也是一样,慈善捐款可以抵消部分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