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谭建光在“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公益训练营”培训班上,讲述了《公益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他表示,要提高公益项目的融资能力,就要多点走出去参加活动,吸引企业或社会资金的关注;争取国际资源的支持,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资金,可以是智力支持,比如派专家来指导,通过这些资源的支持,反过来向地方政府和企业寻求支持,可能更容易。
如何让公益项目传播得更远、规划得更好、发展得更长久?6月19日上午,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谭建光在市社工委举办的“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公益训练营”培训班上,为200多名参加创投的社会组织代表们讲述了《公益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他表示,公益项目可以包装得更“亮丽时尚”些,组织者要学会整合政府、企业和民间各类资源,对成员也要学会嘉奖和回馈。
做公益也得讲究包装
讲座开始,谭建光就“批评”了此前上台的一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原因是她汇报时表情太“严肃”。“无论是在接待服务对象还是上台演讲时,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微笑,而不能太严肃紧张。”
“公益项目也要懂得包装,更时尚些、更亮丽些。”谭建光称,小榄此前有个街舞团申报公益项目,“街舞是很潮的舞蹈,经过与公益活动挂钩,不仅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也让跳街舞的年轻人获得正面引导。”
要让自己的公益项目能够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找准和别人的不同点”。谭建光又列举了中山小榄的“创益菊城永中银行”项目,类似的公益银行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但中山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个真正的存折,参与公益项目折算的积分,可以兑换成孩子们喜欢的礼物或帮他们实现梦想。在推广的时候,这个项目打出一个口号“一个存折,两个兑换”,“这就把项目的特色高度概括起来,形象又有特色。”谭建光说。
埋头做事更要树远见
作为公益组织、社工组织,是不是每天专注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就足够了?谭建光称,做公益眼光必须要放长远。“比如说照顾老人,不是说每天都去陪老人聊天、洗脚,才算做得好。”他认为,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更要学会吸收新东西、学会如何传播推广以及进行资源整合。
吸收新东西可以多参加公益讲座和培训,从先进发达地区的社工、义工组织学习管理经验,包括从国际志愿组织学习和交流;而如何让自己的公益项目为人所知晓,“媒体是很多公益组织认可的方式之一,但除了媒体外,还可以靠习俗推广、网络推广以及行政推广。”
谭建光说,一些公益组织忽略行政推广,“实际上,在现有中国国情下,有时一个行政官员说的一句话,可能会给你带来各种资源。”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善总结、多汇报。
学会借力社会资源
珠三角各城市如今都有了政府主导的“公益项目创投”大赛,中山市已经举办第二届,东莞也已举办了三届,但扶持的三年期限即将届满,有消息称政府将停止资助。如若“断奶”,公益组织会否面临大批关门?
谭建光一直很关注东莞公益创投,而相比于东莞模式,他认为中山的公益创投模式是另一种尝试。“中山的公益创投中,政府只是提供了一笔种子资金,这笔钱去年最高是3万元,今年最高是8万元,更多的还是要靠公益项目从企业、民间筹资。”
如何提高公益项目的融资能力,谭建光给出了一些点子,他说比如多点走出去参加活动,可能会吸引企业或社会资金的关注;争取国际资源的支持,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资金,可以是智力支持,比如派专家来指导,通过这些资源的支持,反过来向地方政府和企业寻求支持,可能更容易。
此外他还强调,社工虽然有专业技能,但因初出茅庐、经验有限,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时,一定要与当地义工合作,义工往往是熟知社区情况、人生阅历丰富的老党员、退休干部、社区干部等,两者合作,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