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社会企业如何挑战当代奴隶现象

2014-06-16 10:23:39      来源:
       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有将近三千万人处于被奴役的状态,这些诸如童工、强迫劳动与人口贩运等种种现象,都是当代依然存在着的奴隶形式。为了打击这些不法的当代奴隶行为,英国政府在 2013 年底通过一个草案,试图加强人权保护,但草案内容仅揭示政府将与企业合作、确保企业的劳动力及其来源并无助长不法奴隶行为,却未清楚说明实际做法,以及企业和慈善组织应扮演的角色。另外像是受害者保护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人们批评的重点。
 
  除此之外,缺乏预防措施也是这个法案不受信任的原因。“除非能够真正杜绝问题的根源,不然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公益组织 Not For Sale 的共同创办人 David Batstone 解释:“举例来说,在我们帮助过的个案中,有 95% 的受害者于遭受人口贩运的当下都没有工作,这个问题不单单只是修个法就可以解决的。”他认为经济弱势与奴隶制度息息相关,而欲实现理想必须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因为要对抗这类非法事业,就要从改变商业模式着手。解决弱势族群的经济问题,透过一系列完整的支持,例如提供教育训练、职能辅导以及创造工作机会等方式,才能真正带来实质的改变。
 
  David Batstone 创立 Not For Sale 平台的目的,正是为了培育那些以活化弱势社群为目标的新创事业,来达成终结奴隶现象和人口贩运的使命。REBBL 就是一个他们协助上市的案例,这是一种药草滋补饮料,产品原料从祕鲁境内的亚马逊原住民社群取得,部分收益捐助给 Not For Sale,他们再转投资当地的经济及公共建设,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避免其受经济诱惑而落入不合理奴役合约的陷阱。
 
 
  The Somaly Mam Foundation 则是另一个致力于解决相同问题的组织,只是他们特别关注女童与年轻妇女这些人口贩运和性奴役的高风险受害族群。他们在 2013 年与雅诗兰黛和 AFESIP Cambodia 合作,于柬埔寨暹粒市开设了一间美容沙龙,提供贩运受害者教育以及职业训练,甚至帮助她们争取小额贷款以成立自己的事业。常务理事 Gina Reiss-Wilchins 表示,这个计划让弱势者有了自给自足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对压迫和人口贩运说“不”,也给了对抗奴隶制度的人们一剂强心针。他们希望这可以成为一个供其他企业或组织参考的榜样,特别是制造业或服务业。
 
  
 
  这些社会企业藉由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教育训练等方式,为奴隶制度的受害者以及潜在高危险群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活,让他们在社会与经济能力上独立,不再轻易受欺骗、引诱而掉进当代奴隶制度的圈套,这或许正是人们所期盼的、能够持续创造改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