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公益组织能够商业化运作吗?

2014-06-03 10:25:22      来源:
       益组织的商业化运作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中国目前有400多万家公益组织,大量公益组织在灰色地带挣扎,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支持。解开这样的困局,除了在制度上实现“有限政府”,加强社会对公益组织专业人才的认可,公益组织自身也可以通过商业化运作发展。其目的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维持和帮助组织的发展,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字: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
 
  即使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信任危机,但它在中国仍然扮演着其他公益组织难以替代的角色。因为与其相比,中国本土公益组织基础薄弱,缺乏专业化的人才,资金来源不足,发展困难重重。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400多万家公益组织,然而,真正得到注册的只有40多万家。大量公益组织在灰色地带挣扎,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支持。
 
  要想解开这样的困局,需要从三个方向着手。
 
  首先,需要从制度层面出发,实现有限政府。首先是政府的“权力有限”。政府不应过多对公益组织进行干预和行政管控,而应尽量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政府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能力有限”和“资源有限”,不应把本应依靠市场和社会组织去承担的工作独揽上身,高估自身能力,结果却是事倍功半。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藏富于民的社会资源,引导其流向公益组织,促进公益组织的成长。
 
  其次,公益组织可以通过商业化运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红十字会因为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自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似乎公益组织只要与商业挂钩,就会被认为失去了公益慈善的意义,甚至许多民众认为公益组织对善款分文不取才是“公益”。其实,公益组织的商业化运作在西方国家被广泛采用,通过收取会费或服务费等形式来实现。商业化运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维持和帮助组织的发展,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全球最大环保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成功将商业理念引入到公益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战略规划,每年可以在全球募集到10亿美金,通过合理的花费、有效的管理、高效地执行来实现其战略。
 
  当然,公益组织的商业化的运作需要有效的监督,防止从公益性组织转变为逐利的企业,失去其公益本质。
 
  第三,本土公益组织专业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公益组织的社会认同感不高,救助弱势群体的意愿薄弱。当中国面临社会老龄化,我们更应该设计有效的公益参与机制,鼓励和召唤更多先富起来的人和退休人群投身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彼此的互助来激发更多的爱心和感恩,共同构建守望相助,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