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赵天驰:区分公益与慈善,为现代公益打开生路

2013-07-26 15:26:44      来源:
益与慈善的混同是中国公益领域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公益(public welfare) ,慈善(charity)从英文原意就可以看出来这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慈善是千年以来的传统,而公益是与多元化公民社会相伴而生,但社会上对这两个性质与内涵全然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正是真正公益所面临的需待正名的困境。

 
 
  区别案例:
 
  慈善与公益的不同在救灾过程中也能被明显体现,救灾过程中以印尼最为明显,国际救援组织过去与受灾人群一起救灾,是我们一起改变,共同规划新的房屋、新的生活环境,并通过救灾对当地歧视女性等显然有违公平的一些旧有的传统起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努力对原本由伊斯兰文化占主导的印尼社会有着深远的改变。
 
  而我国目前救灾依然还是倾尽全国之地为救助者去包打天下,过多的资源在短时间涌向一个地方,其负面一个方面是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演变成了捐赠者与志愿者一哄而上的慈善表演秀场,而非理性的生活重建,不仅不能通过慈善救助他人进行精神提升,甚至成了道德贴金的表演行为,甚至也给受灾者造成困扰,这一点也越来越被关注,在2013年雅安的低调的救灾宣传和严格的灾区准入方式就可以看出政府也在寻求改变。
 
  理论不清导致的公益品质低:
 
  GDP经济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思维模式,喜欢建大坝、喜欢盖高楼,因此捐赠方也往往喜好有固体实物的项目,比如教育类就喜欢捐赠有固定楼房资产类的,甚至建议做教育的公益组织拿地盖楼,买椟还珠的公益定义使有的公益项目不得不随大流搞一搞地产建设,重包装不重内容、对于教育内容却完全忽略,造成了极大的资金浪费。
 
  公益寻求从根本上的改变,从受助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变、内在能力与思维方式的提升与改变,但GDP模式的慈善形成了固化物质作为公益项目好坏的衡量标准,导致教育捐赠就是建楼堂管所,却没有兴趣建真正改变人的图书馆(现在的图书馆项目一哄而上,将滞销的库存图书扔到公益图书馆,造成有用的书没有,没用的书一堆),更不会捐赠于教育师资、教育经费与研究。
 
  慈善与公益混同,尤其是GDP式公益是中国公益路程上的巨大障碍,这一错误导向形成了罩在现代公益项目头上的一张铁网,使这些优秀的项目得不到呼吸与阳光,一方面封闭的传统慈善已经造成了大量资金与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真正的公益项目却得不到捐赠而苦苦挣扎。为了实现大期待,让这个社会日益美好,现代公益需要得到企业界更多的了解,从而为现代公益事业发展打开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