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动态 > 公益资讯 > 正文

多一些“快乐雷锋”

2013-04-15 15:09:02      来源:

         谈及学习雷锋,人们总在强调雷锋的无私奉献,却忽略了他精神世界收获的幸福感,给人一种“超脱”和“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实际上,这是认知、践行雷锋精神时的一种误解。

  一个人,当他无怨无悔的奉献和付出的时候,其人格、精神便处于一种快乐状态,心理发展就会呈现无私无欲的君子境界。这是助人为乐者的一种自然境界——通过自己的善举,给社会增加正能量,也让自己活得非常坦然、幸福,就是这种宝贵的“快乐潜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当你表现出善意的举动,哪怕仅仅是给别人让让路,大脑就会释放出多巴胺,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也会升高,而这两种物质都会使人感觉更好。”所以,真正的学雷锋活动,绝对不仅仅是程序和仪式上的参与,而在于真正将雷锋精神内化到自我行为中,学习雷锋的快乐胸怀、善爱品质,进而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有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连家人都不知道,偶然被媒体知道了,将他描写得非常悲情。老人笑着说,这只是媒体的误读,因为他这样做从来就没觉得有什么悲情,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觉得非常快乐。

  所以,崇尚、学习雷锋精神,就应厘清快乐力量之所在,培养出积极、达观、开放、柔软、向上向善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否则,这种所谓的“学”,是一种被动、随风的参与,不可能体会到学雷锋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快乐。

  值得欣慰的是,正是有了“快乐雷锋”的精神感染,神州大地上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工、社工活动,已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化的常态力量,让雷锋精神有了常驻的“户口”——他们付出的同时也笑容灿烂;他们乐于助人的同时,也享受着“手有余香”的快乐。这才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也才是值得欣慰的快乐价值。